22日在澳門舉辦的“蘇韻鄉情 醉美無錫”甘露青魚專場推介會上,一盤盤外脆裏嫩的爆魚、軟糯甜香的紅燒魚和爽口嫩滑的魚丸贏得一片讚聲,同時,錫山大米、鮮活大閘蟹、宜興百合等百餘種無錫優質農産品和文創産品也受到來自葡萄牙、巴西等國家和地區代表的關注,並有澳門客商計劃來錫考察、訂購甘露青魚、大閘蟹等特産。“一批農企、合作社已經着手以品牌為帆,聚力‘出海’全鏈拓展價值空間,加快釋放産業潛力。”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説。據無錫海關統計,今年1—9月,全市農産品出口額同比增長11.1%。
品牌引領,掀起從田間到舌尖的“品質革命”
“澳門展銷是起點,今後我們將加強品牌引領,升級保鮮技術,開發青魚薄片等休閒食品,加快走向國際市場。”無錫現代漁業産業園負責人吳陽清説。
早前農戶養殖密度、餌料配比不統一,受制於分散養殖的瓶頸,甘露青魚品質參差不齊,品牌形象模糊。2年前,該産業園提出“提升品質、優化品牌”戰略,將分散的魚塘整合成400畝標準化養殖池塘,改用“螺螄+生態餌料”的科學投喂方式。這一投喂方式下自然追食的青魚體型更修長,肉質更緊實鮮美。
智能化設施則讓園區從田間到舌尖的“品質革命”更進一步。近年來,園區啟用智慧數字漁業系統,精準管控養殖密度和水質;為每條青魚配備專屬“魚扣”,便於消費者掃描溯源,使産品安全“看得見”。現代漁業産業園還與順豐合作開展無人機、無人車運輸,讓青魚從魚塘到餐桌市內可半日達,省內可當日達,打破了“鮮活水産難出遠門”的桎梏。
已過採摘季的陽山水蜜桃此次在澳門以模型和包裝展銷,不少外國客商上前詢問:“新鮮桃子怎麼保障質量?”展銷人員介紹,技術員將物聯網採集的氣象數據上傳至陽山水蜜桃産業研究所數據庫,經過算法分析後告知果農最佳採摘時間,最大限度保障桃子口感。通過“物流無人車+冷運籠車+無人機”三位一體物流體系以及專屬全貨機、高鐵幹線,陽山水蜜桃採摘後48小時即可直達東南亞。10年來,陽山水蜜桃年出口量從兩三百盒躍升至5000盒左右。
全鏈升級,品牌營銷從“賣産品”邁向“賣生態”
作為“宜興紅”區域公用品牌主力軍的乾元茶業有限公司,近幾年在國際舞&格外活躍,從米蘭、馬德里到澳門都能看到乾元的身影。“營銷是品牌的核心,我們不再只盯着賣茶葉,而是重構全鏈條,通過‘賣生態’‘賣體驗’,讓更多人了解宜興茶文化,認可我們的品牌。”乾元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湯卓敏説。
公司在茶田旁邊打造了茶文化休閒園,全年不間斷開展活動:一年四季組織採茶制茶體驗,並開展陽羨茶文化展示宣傳、親子農事互動體驗、紫砂藝術體驗、禪道修身等活動,讓游客多途徑感受茶香、體會茶文化的魅力。
公司還針對不同人群創新産品:含茶多酚的牙膏、護膚品成了女性消費者的新寵,與當地企業聯名推出的茶飲料也又圈粉了一大批年輕人。如今公司年均銷售額約8000萬元,帶動1600多戶農戶年均增收5100多元,實現了企業與農戶的雙贏。
從“田間優勢”到“消費認同”,越來越多農業主體加入全鏈升級行列。江陰花塘水芹通過統一育苗、標準化種植提升水芹品質,畝均收益較3年前增加1萬元。令人驚喜的是,這裡還建起了火車主題咖啡屋,推出農事研學、婚戀交友等活動,因“芹”而起構建農文旅産業鏈。楊巷大米有2萬多畝水稻訂單化生産,暢銷20多個城市。基地還推出大型稻田畫、觀光小火車、實踐體驗工坊、科普研學館等配套,通過垂釣、採摘、研學、休閒等方式,將城市人群引流到鄉村,品牌知曉度越來越高。
政策市場雙向賦能,提升品牌含金量
“無錫味道”走向全球,離不開政策與市場的雙向賦能。市農業農村局人士介紹,我市圍繞優質稻米、精細蔬菜、特色果品等六大特色主導産業打造農業品牌,市級財政每年最高安排500萬元支持品牌創建,對國家級、省級品牌分別給予最高20萬元、10萬元獎勵。此外,我市還接連舉辦“農情四季”推介會、品牌營銷大賽等活動,開展出口實務培訓、為企業量身定制出海方案,多途徑助力企業擴大品牌影響力。
政策保駕護航,市場積極響應,無錫農産品品牌不斷“強壯”。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個産品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3個産品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44個産品入選江蘇農業品牌目錄,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品牌推動下,我市農業競爭力顯著提升。全市農産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追溯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綠色優質農産品面積佔比增至79.66%。品牌營銷活力、産業收益也呈現“節節高”態勢。“宜興紅”公用品牌旗下茶葉市場增至3個、直銷門店達200多家,3年來産值年均增長5%以上。陽山水蜜桃僅授權網絡銷售店舖就增至353家,去年全産業鏈産值同比增長5%左右。“錫字號”農産品正在全球化浪潮中綻放獨特光彩。(朱雪霞 張瑞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