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省級機關引發熱烈反響

  以實幹擔當抓落實,為全國大局作貢獻

  偉大事業催人奮進,宏偉目標引領前行。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省級機關持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切實抓好學習貫徹,確保“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科學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堅定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範,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深刻領悟精神,凝聚奮進共識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舉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工作報告、對建議稿的説明和重要講話,立意深遠、高屋建瓴。

  “我們將把學習好貫徹好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堅決扛好經濟大省挑大梁責任,統籌推動‘十四五’規劃收官和‘十五五’規劃《綱要》編制。”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沈劍榮&&,全省發展改革系統將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動傳統産業煥新升級、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蓄勢發力,增強綠色發展動能,打造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陣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動力源作用,積極拓展國際合作空間。集成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聯動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促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將惠民生和促消費有機結合,健全新需求新供給雙向循環機制,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産力”作為戰略任務進行專章部署,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徐光輝説,全省科技系統牢牢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歷史機遇,錨定2035年建成高水平科技強省目標,謀深謀透謀實“十五五”科技創新發展,特別是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等新舉措,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跑出産業創新加速度,不斷催生新質生産力。

  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朱愛勳&&,將牢牢錨定實現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縱深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全面融合,努力保持製造業合理比重,構建完善具有江蘇特色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實時監測的工業經濟運行分析體系、以企業為主體的産業科技創新體系、以節能降耗為核心的綠色製造體系、以人工智能賦能的先進智造體系、一體協同聯動的産業服務體系,堅持推動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和開闢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新賽道並重,加快推動製造強省建設邁上新&階。

  “《建議》提出的‘十五五’經濟社會發展七方面目標,有兩個涉及商務工作,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省商務廳廳長、黨組書記司勇&&,將聚焦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拓展國際循環兩條主線,重點做好兩篇文章:一是大力提振消費,推動商品消費擴容升級,助力建設強大國內市場。二是做好高水平對外開放文章,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加快打造江蘇自貿試驗區生物醫藥全産業鏈開放創新等一批標誌性制度型開放品牌,在暢通內外循環中不斷拓展國際合作空間。

  扛起大省擔當,夯實發展根基

  全會對“十五五”時期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時與勢”的科學判斷,對“危與機”的辯證把握,對“穩與進”的通盤謀劃。

  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天琦&&,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嚴格遵循“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六個必須堅持”的原則,牢固樹立“大財政”理念,以“當家”思維做好“管家”工作,以增強財政可持續性為引領,創造性抓好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貫徹落實,高質量編制財政“十五五”規劃。適時加力支持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於物和投資於人緊密結合,全面加強財政科學管理,不斷深化零基預算改革,穩妥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是題中應有之義。”省委金融辦常務副主任鞏海濱&&,全省金融系統將牢牢錨定全會擘畫的宏偉藍圖,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構建促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的科技金融體系,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相適應的綠色金融體系,完善民營經濟、普惠養老、鄉村全面振興等重點領域金融服務機制;加強金融系統黨的建設,大力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為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省提供堅強保證。

  南京海關黨委書記、關長辛建民説,將把握好高質量發展的“主線”,聚焦江蘇“1650”産業體系,加快推進監管模式創新、服務舉措升級,助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在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上再立新標杆。把握好擴大開放的“高線”,以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台、自貿試驗區等開放載體為依託,以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産業為切入點,加大力度探索制度型創新。把握好國家安全的“底線”,扛牢維護國門安全的政治責任,盯牢國門生物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等重點領域,切實築牢國門安全屏障。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下,我們對未來既有使命必達的信心,更有堅如磐石的決心和恒心。”省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劉軍&&,此次全會作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就是審計機關要聚焦的中心、着眼的大局。將立足“經濟監督”職能定位,緊扣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農業農村現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點內容,找準找實審計監督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以敢於作為、善於作為的面貌姿態和有力有效的審計作為,推動全會各項部署落到實處,在“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中實現“精准保駕、有力護航”。

  聚焦主責主業,謀劃發展新篇

  全會着眼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堅持立足國內和全球視野相統籌,堅持中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貫通,堅持全面規劃和突出重點相協調,對未來5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勾畫出一幅目標明確、路徑清晰、催人奮進的新藍圖。

  “全會明確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我們倍感責任重大,也倍增發展信心。”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黨組書記吳永宏&&,將加快完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力貫通綜合運輸大通道,推動存量交通基礎設施更新提質增效。持續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放大“水運江蘇”優勢和潛能,大力推進公鐵水、海江河多式聯運發展,提升大件運輸審批等政務服務水平,降低交通物流成本,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我們立足部門職能,找準切入點着力點,以市場監管力量服務‘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省市場監管局局長、黨組書記沈海斌&&,將圍繞服務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綜合運用市場准入、質量支撐、標準引領等職能,為人工智能等産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鏈條集成式服務;圍繞服務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完善競爭政策實施機制,大力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圍繞服務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堅決守牢食品、藥品、工業産品和特種設備安全底線。

  省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張建軍説,將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長期以來扎根農村、貼近農民的獨特優勢,立足江蘇省情農情,以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網貫穿全程、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協同聯動、農産品冷鏈物流骨幹網平急兩用為抓手,持續打造服務農民生産生活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綜合平台,當好黨和政府密切&&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為城鄉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讓更多農民共享農村改革和發展成果。

  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許光烈&&,將更好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堅決扛牢聚財生財主責、徵稅收費主業、服務發展主線,深入實施依法治稅、以數治稅、從嚴治稅,縱深推進“強基工程”和效能稅務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持續開展稅務法治強鏈、數智賦能、治理提質“三大行動”,着力培育法治公平、便民高效、合規共贏的優質稅收營商環境。

  省委社會工作部部長、省委“兩新”工委書記、省信訪局局長胡建軍&&,將聚焦重大領域、重點指標、重要抓手等,強化系統思維、樹牢為民情懷、堅持務實創新、守牢風險底線,紮實做好新興領域“兩個覆蓋”工作,通過政治領新、組織聚新、發展凝新、人才強新、服務暖新、權益護新、機制聯新,廣泛凝聚新興領域力量,持續深入開展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和“愛滿江蘇志願行”等專項行動,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不斷提升全省社會治理效能。

  伊犁州黨委副書記、江蘇對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揮部總指揮趙慶紅説,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將務實、科學、審慎謀劃一批受援地打基礎、管根本、利長遠的“牽一髮動全身”關鍵項目、事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重點項目、緊貼民心民意的“小而美”民生實事項目,不斷提高對口援疆綜合效益,持續擦亮“蘇韻伊情”民族團結江蘇援疆工作品牌。

  新征程已然開啟,新使命重任在肩。全省上下正以全會精神為指引,把國家戰略與江蘇實際緊密結合,以系統思維謀篇布局,以實幹擔當狠抓落實,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參與記者:吳琼 徐冠英 趙偉莉 付奇 楊民仆 宋曉華 倪方方 王夢然 田墨池 洪葉 王建朋 許願 姚政宇 統稿:吳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