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州市姜堰區俞垛鎮,小鴿子撐起富民一片天。目前全鎮種鴿存欄5.1萬對,年出欄肉鴿超80萬羽,鴿業年産值3000萬元,吸納周邊50多名閒散勞動力就業,人均年增收約4萬元。

  10月20日清晨,位於倉場村的立新家鴿養殖合作社一派繁忙景象,整潔的鴿舍內,員工將玉米投入喂料機後,機器便自動輸送至食槽;孵化車間裏,8&微電腦全自動孵化機晝夜運轉;鴿場外,慕名而來的商販正忙着將肉鴿裝籠,發往蘇州、上海等長三角大市場。

  58歲的尹立新是立新家鴿養殖合作社的“掌門人”,現在成了當地家喻戶曉的“鴿司令”。2004年,尹立新盤活村裏10畝邊角地,建起標準化多層鴿舍,種鴿數量達2000對。5年後,鴿舍擴至16棟,每棟可容納2100對肉鴿,養殖基地初具規模。2019年,投入50萬元進行自動化升級,引進自動化喂食機、清糞機和飲水系統。自動化養殖不僅節省了大量人力開支,同時有效改善了鴿子生長環境,種鴿年産蛋量直接提升至25至30枚。2020年,尹立新購置3&全自動孵化機,鴿蛋只需18天就能孵出乳鴿,孵化率突破90%。如今,每日可孵化鴿蛋800枚,乳鴿出殼後1個月即可出欄銷售,養殖效率大幅提升。鴿場每年出欄肉鴿約21萬羽,年均收益40萬元。

  養鴿致富的尹立新不忘帶動鄉鄰同奔富路,他義務當起“技術導師”,帶動周邊農戶加入養鴿隊伍,並將産業鏈延伸至溱潼和淤溪等周邊地區。村民王偉原本是廚師,看到尹立新養鴿致富後,2021年初返鄉拜尹立新為師,走上養鴿之路。從飼料配比到疫病防控,尹立新全程手把手指導。如今,王偉的鴿場規模發展到6000對種鴿,年收益超25萬元,周邊農貿市場和酒店的固定訂單讓他完全不愁銷路。

  俞垛鎮黨委書記王磊&&,為了讓更多農民走上養鴿致富之路,鎮裏將&&專項激勵扶持政策,培育壯大養殖主體,規範養殖標準,同時招引肉鴿深加工企業,開發鴿湯、鴿蛋製品等産品,延伸産業鏈條。打造“俞垛肉鴿”區域公共品牌,讓俞垛小鴿子成為帶動鄉村振興、農民增收的“金鴿子”。(俞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