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南京市急救中心獲悉,近日,南京與馬鞍山交界處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傷者疑似下肢骨折,亟待救援。接到求救電話後,南京市急救中心迅速集結救援小組趕往現場。

  據參與救援的急救醫生劉廣釗介紹,在趕往現場的途中,他在救護車上回撥電話,開展遠程指導,穩定傷者情況。駕駛員何勁松拉響警笛,快速抵達事故現場。經檢查,傷者左側大腿中段腫脹畸形,無開放性傷口及活動性出血,骨折診斷明確,急救護士芮瑤迅速使用夾板固定。就在傷者被抬上救護車時,他提出自己是馬鞍山人,希望能送到當地醫院治療。

  “與送到南京相比,將患者送往馬鞍山的距離更近,但放在以前,跨省救援要走一系列的協調流程。”劉廣釗説,考慮到傷者的明確訴求及實際情況,他與同事立即&&指揮調度中心,詳細陳述現場位置和傷者情況,並詢問就醫路徑。

  調度組長依據《寧馬毗鄰區域院前急救互援協作框架協議》中“就近、就急、滿足專業需要及兼顧患方意願”的核心原則,快速研判後決定按就近方案執行,將傷者送往馬鞍山。救護車隨即調整方向,12分鐘後順利抵達馬鞍山的醫院。此時,醫護人員已在急診門口待命,實現了“上車即入院”的救援模式。

  這場跨省救援的高效完成,正是南京與馬鞍山院前急救互援協作機制落地的生動體現。隨着區域協同發展不斷深化,兩地積極構建寧馬急救一體化網絡,為更多跨區域群眾築牢生命安全保障防線。(國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