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省多地進入秋收時間,積極應對陰雨天氣

  搶收搶烘,確保顆粒歸倉

  近日,江蘇秋糧陸續進入成熟收穫期。放眼全省,大地機械轟鳴,秋收陸續啟動。與此同時,連日陰雨對農機下田、秋糧收儲均産生一定影響。多地以強化農機調度、烘乾服務、技術指導等措施推動搶收搶烘,確保秋糧豐收到手。

  10月15日,位於南京市六合區竹鎮鎮的立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6&烘乾機24小時運轉,潮濕稻穀經過烘乾逐漸轉變為飽滿緊實的顆粒,空氣中瀰漫着稻香。

  “每天能處理90噸濕谷,除了烘乾合作社的稻穀,也對外服務。”合作社負責人張立友告訴記者,今年種植2600余畝水稻,從10月6日開始收割,目前進度剛剛過半,初步測産顯示畝産乾糧約700公斤,産量幾乎與往年持平。“下雨後收割機不好下田,所以收收停停,耽擱了進度,預計再有一週能全部收完。”

  “今年全鎮種植水稻9.4萬畝,已進入大面積秋收時期,現已收穫12%。”竹鎮鎮組織委員王添介紹,鎮級層面進行搶收提醒、安全巡查、技術指導,同時提前布局秋種事宜。近期雨季明顯影響全鎮水稻收割進度,同時對下階段油菜種植産生較大影響。當前竹鎮鎮正時刻關注天氣,督促農業生産主體找準時機搶收,對接好烘乾企業隨時做好準備。

  10月14日,溧陽市南渡鎮慶豐村的高標準示範田內,多&收割機隆隆作響,秋糧正式開鐮。溧陽市歲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林松説,預計畝産將穩定在700公斤以上。隨着近日江陰市雪峰農業專業合作社50畝水稻開鐮,江陰的水稻收穫季拉開帷幕,預計大面積收割將在10月底至11月初陸續展開。

  據全省農情調度,截至10月14日,全省秋糧收穫1010.9萬畝、進度約23%,與上年同期進度基本相當。其中,水稻收穫進度6%,玉米收穫進度77%,大豆收穫進度約65%。

  全省多地持續出現陰雨天氣,對秋糧收割、晾曬與存儲均産生一定影響。

  10月14日,泗陽縣公布全縣糧食烘乾服務場所分佈信息,方便農戶就近選擇。泗陽縣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熟作物,眼下收割進度近三成,其中54.9萬畝水稻從9月29日開始收割,不過連日陰雨造成少部分田塊作物倒伏和穗發芽。泗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李山東介紹,泗陽縣組織縣鄉農技人員深入生産一線,開展全過程、面對面技術指導與服務。“我們也積極做好農險理賠,為達到快速響應理賠需求,縣農業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及時赴鄉鎮查勘水稻受災情況,督促保險公司加快查勘進度,定損後,爭取第一時間理賠到農戶。”李山東説。

  抓好秋收工作,對奪取秋糧和全年糧食豐收至關重要。從全省農情調度、視頻調度情況看,今年秋糧面積足、生産基礎好,“一噴多促”等抗逆保産措施到位,目前受災影響小於去年,産量形勢好於去年,秋糧和全年糧食有望豐收。預計10月中旬仍多降雨,各地需把抓好搶收搶烘搶種作為當前重點任務,做好農機作業服務保障,確保成熟一塊、收穫一塊。

  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宗文昊介紹,近期圍繞秋糧搶收搶烘,全省調配履帶式收割機近9.2萬台,可投入搶收固定式烘乾機3.5萬台、移動式烘乾機258&,落實6155個應急糧食産地烘乾中心,産地烘乾保障能力穩定在90%以上。

  省農業農村廳還加強與氣象、應急等部門聯動,開展天氣形勢會商和風險分析研判,第一時間發布災害預警,指導避雨搶收減損。全省提前檢修調試農機21.2萬台,發布機收減損預警提示,開展農機應急作業演練,組建796支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協調備用收割機1676&,確保應急作業快速響應、高效保障。對受陰雨影響較大的淮北地區,就近組織應急作業隊開展搶收作業。預計10月中旬完成玉米、大豆收穫,11月中旬基本完成水稻大面積收穫。(顏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