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5日,2025全球濱海論壇在中國鹽城成功舉辦。來自全球的政府代表、國際組織代表、專家學者和商界人士齊聚江蘇鹽城,胸懷推進全球濱海地區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美好願景,圍繞“美麗濱海: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主題展開交流對話,經深入研討,論壇達成《鹽城共識》。

匯聚世界各方力量,加強濱海生態系統保護。濱海生態系統是維繫地球生態平衡與安全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的挑戰,國際社會應攜手共建韌性、健康的濱海生態系統。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深化生態系統分佈與長期變化評估,建立濱海濕地與候鳥遷飛通道協同保護機制,持續擴展紅樹林夥伴網絡,推動退化生態系統修復實踐。鼓勵多元社會力量參與濱海生態修復與治理前沿理論研究,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規範,推動全球濱海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統籌高水平保護利用,引領濱海區域高質量發展。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濱海資源合理利用相關成果、技術與人才交流,推動濱海地區綠色低碳轉型,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勢能,不斷推動濱海區域高質量發展。健全濱海藍碳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創新生物多樣性金融工具,推動可再生能源與生物多樣性協同共生,積極倡導構建“碳循環”機制與“産城共棲”新模式,探索人海和諧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培育濱海新質生産力,激發海洋經濟創新動能。依託濱海地區豐富的濕地、生物、能源等資源,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先進綠色技術研發應用,培育濱海新質生産力。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産業體系,推動海洋産業綠色低碳發展,大力發展“海洋+人工智能”、海洋生物醫藥、海工裝備等重點産業,為全球海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深化國際合作交流,構建濱海區域治理新格局。構建開放合作的夥伴關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拓展全球濱海保護夥伴關係,分享實踐經驗和優秀案例,推動濱海保護數據的共享,打造更多的公共知識産品。加強與有關國際公約和機制的協同增效,不斷豐富綠色發展實踐。(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