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查學位要跑好幾個部門,現在手機上輸個地址就能查,太方便了!”近日,在昆山市政務服務中心教育窗口,市民李女士通過“五年一學位”線上查詢系統,很快查到了自家房産的學位使用情況,不禁為這項便民舉措點讚。

  這一變化,源於蘇州市教育局開展的“換位跑一次”行動。行動開展以來,蘇州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班子帶頭以“辦事群眾”“學生”“家長”“送教老師”等身份深入一線,累計發現並解決教育服務痛點問題數十項,優化機制12項,用“沉浸式”體驗和“靶向性”整改,讓教育服務更有溫度、更接地氣。

  ——把“問題清單”變成“服務清單”

  “高考志願填報政策複雜,線下諮詢要排隊,線上提問半天沒回復,真着急!”今年高考季,蘇州市教育局局長周志芳以“考生家長”身份體驗志願填報服務時,真切感受到了群眾的焦慮。

  不止於此,在教師招聘報名現場,體驗人員發現“工作經歷”填寫要求表述模糊,考生反復修改;找回密碼僅支持手機號驗證,部分考生因手機號變更無法登錄;報名高峰期系統卡頓,影響報名效率。在校園裏,體驗人員換位為“學生”,發現午餐高峰期排隊超20分鐘,冬季飯菜涼得快;部分學科課程“跨度大”,學生理解難。針對特殊學生群體,體驗人員跟隨送教團隊走進殘疾兒童家庭,看到送教老師不僅為每個孩子定制個性化教學計劃開展授課,還要指導家長幫助學生進行康復訓練。

  “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卻是群眾心頭的‘大事’。”周志芳&&,通過高頻事項、校園生活、特殊群體三個維度的體驗,已梳理出23項具體問題,形成“問題清單”,為後續整改明確了方向。

  ——讓教育服務“跑”得更快更優

  發現問題只是第一步,解決問題才是關鍵。針對“問題清單”,蘇州市教育系統從“便捷、質量、安全、健康”四個維度發力,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

  在優化服務流程上,高考志願填報打造“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線上開通預審平台,12小時內反饋修改建議,直播答疑超30場,觀看人數超50萬人次;線下推行分時段預約,諮詢效率提升60%。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辦理時長從3天縮短至1天,材料提交從“多次跑”變為“一次辦”。

  提升教學質量方面,某中學增設初高中物理“過渡課程”,緩解學習壓力;推廣“講授-探究-反饋”教學模式,學生課堂參與度從40%提升至85%。作業設計實行“分層+個性化指導”,教師通過“智慧課堂”系統分析學情,累計提供個性化指導超10萬人次。

  校園安全和飲食保障也同步升級。全市學校配齊安保人員,安裝“一鍵報警”裝置和人臉識別系統,報警響應時間縮短至3分鐘,夜間及非工作時間響應效率達100%;校園餐推行“集採+盲採”模式,食材價格下降15%,吳中區明確食材成本佔比不低於70%,高新區實行“ABC+1”套餐制度,學生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讓“為民服務”成為常態

  “要讓‘換位跑一次’不是一陣風,而是長效機制。”周志芳説,當地教育部門已建立三項機制確保服務持續優化。

  建立志願指導機制。市縣兩級在各校建立志願指導組,幫助家長辦理轉學手續、指導教師申報職稱,開展家庭教育講座500余場,覆蓋家長超10萬人次。完善監督反饋機制,實行“整改&賬+定期督查+滿意度調查”閉環管理,教育局官網公示整改成果,24小時熱線和微信公眾號“意見反饋”入口受理訴求,辦結率達98%。強化考核激勵機制,將“換位跑一次”納入績效考核,考核結果與評優晉陞挂鉤,推廣優秀案例,開展服務創新大賽,激發幹部職工動力。

  如今,在蘇州,從學位查詢“一鍵通”到校園餐“多元選”,從特殊兒童“送教上門”到課堂教學“提質增效”,“換位跑一次”行動正悄然改變着教育服務的方方面面。接下來,教育系統領導幹部還將持續深入一線,關注教育領域的每件“關鍵小事”把群眾的“急難愁盼”當成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學生成長成才創造更加優質的教育環境,讓每一個家庭都能感受到教育的溫暖,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學在蘇州都挺好”。(夏永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