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來中國藥科大學調研指導工作,對學校近年來交出了一份事業發展“向上向好”的“教育強國、藥大何為”高質量答卷給予充分認可。自2019年11月28日學校第十次黨代會召開以來,五載風雨兼程,全校師生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將“作戰圖”轉化為“施工圖”,將“總藍圖”落地為“實景圖”,發展成就令人鼓舞!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蒞臨中國藥科大學調研指導工作

  為迎接中國藥科大學第十一次黨代會的召開,即日起黨委宣傳部推出“喜迎黨代會 再創新輝煌”系列專題報道,全面展現中國藥科大學五年多來走過的風雨歷程及取得的輝煌成就,激勵廣大師生踔厲奮發、奮楫篤行,為加快建設藥學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凝聚磅礡力量!

  五年多來,面對外部環境的嚴峻考驗、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以及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在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校上下同心築夢、銳意進取,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取得了一系列榮譽和重大標誌性成果,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書寫了精彩的“中國藥大篇章”。

  舉旗定向 鑄魂固本聚合力

  “藥學青年要勇擔‘健康中國’使命,踐行‘精業濟群’校訓,把握生物醫藥發展機遇,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貢獻青春力量。”2025年3月26日,校黨委書記戴建君在黨員發展對象培訓班黨課時提出殷切希望。

校黨委書記戴建君為黨員發展對象上黨課

  學校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學校黨委堅決貫徹國家和教育部決策部署,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藥學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打造“國旗下的公開課”“書記校長第一課”,強化“一站式”學生社區育人功能。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和“三重一大”決策機制,完成兩輪教育部巡視整改,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等,校院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實現“固定學習活動日”全覆蓋,建立“四級聯動”機制,形成濃厚學習氛圍。黨建工作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5個黨總支升格為黨委,15個二級黨委實現紀委全覆蓋。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2個、省級標杆院係2個、省級樣板支部13個,84個基層黨組織、701名黨員獲校級以上表彰。

  學校構建“大思政”工作新格局,成立黨建與思政工作領導小組、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和網絡思政中心,推動思政課程、課程思政與學生管理深度融合。牽頭編制《藥學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指南》,2人獲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特等獎,4人獲評“教育部課程思政名師”,連續四屆榮獲全國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相關教改成果獲主流媒體報道。

  2025年2月21日,戴建君在第十屆黨委第十二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強調,要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全面落實教育強國建設任務,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壓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維護校園安全穩定,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人才培養 桃李競秀果盈枝

  “中國藥大學子經過激烈角逐,2個項目進入全國總決賽,並雙雙斬獲總決賽金獎,金獎率高達100%,再次實現該賽事的歷史性突破。”2024年10月,由教育部等12個部門聯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在上海舉行。作為全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青年學生創新活動,本次大賽共有來自國內外153個國家和地區、5406所高校的514萬個項目、2083.6萬名學生報名參賽,是一場融通中外“百國千校千萬人”的國際創新盛會。歷經層層選拔,1410個項目入圍總決賽。最終,中國藥科大學進入決賽的兩支隊伍分別在高教主賽道和産業賽道斬獲金牌。

中國藥科大學參賽隊伍合影

  這是中國藥科大學在人才培養上取得突出成績的一個縮影。五年來,學生累計獲國家級、省部級等競賽獎項200余項,涵蓋“挑戰杯”、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藥苑論壇”等多個重要賽事。“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成效顯著,獲評全國優秀成果A等,成為學生成長的重要平台。

  五年多來,學校始終以提升人才培育質量為核心,創新藥學拔尖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夯實辦中國最好藥學教育根基,完成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得到教育部專家組的高度評價。成立孟目的學院,獲批“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打造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4門。牽頭制定全國藥學類本科認證標準,完成51個專業點認證。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江蘇省特等獎1項;11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4本教材獲全國優秀教材獎。

  招生就業工作穩步提升,理科全國高校加權平均排位5年提升28位,畢業生年均年終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位列省內“雙一流”高校第一梯隊。全日制在校生規模突破20000人,研究生在校生規模增幅為30.4%,博士招生規模增幅為78.3%,優秀推免生招生規模增幅達61%。此外,省優秀學位論文推薦獲獎率由13.3%提升至76.2%。

  學科建設 精進臻善攀高峰

  2025年1月9日,ESI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藥科大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領域進入全球排名前萬分之一,位列全球第13,標誌着中國藥科大學藥學學科正式邁入世界頂尖學科行列。

  五年多來,學校構建形成“高峰引領—集群發展—協同創新”學科生態體系,“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作為龍頭支撐的藥學和中藥學學科穩居國內第一方陣。成立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先後籌建生物藥物學院、現代制藥産業學院等,優化學科布局,拓展交叉領域。

2024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部分)

  學校牽頭組建“全國藥學學科發展共同體”,形成《全國藥學學科發展共識》,推動藥學博士專業學位進入《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引領全國藥學學科高質量發展。

  師資隊伍 英才薈萃成卓越

  2024年,中國藥科大學“90後”女教授何婉婷在Nature發表高質量論文,而早在2023年5月,她就因在Cell上發表綜述分析論文而被學校師生所熟知。近兩年來,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Nature刊登了學校肖易倍/陳美容/陸美玲等專家、王宗強教授團隊及於燁教授的研究論文,讓廣大師生無比振奮。

王宗強教授團隊聯合山東大學合作在Nature上發表抗真菌藥物突破性研究成果

  中國藥科大學素有“中國生物醫藥人才搖籃”的美譽,五年多來,引進高層次人才154人,新增國家級人才67人,增幅超180%。專任教師增至1243人,高級職稱佔比達69.7%,博士學位教師佔比提升至84.5%。博士後師資轉化率達65%,獲國家級博士後項目近200項。新增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人,江蘇省教學名師4人。學校推進人才評價改革,&&“藥大人才十條”等政策,營造重才愛才良好生態。

  科學研究 劈波斬浪立潮頭

  “生物醫藥涉及多學科交叉融合,既要推進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也要加快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中國藥科大學特色鮮明、實力強勁,是生物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是江蘇發展生物醫藥産業的有力支撐。希望學校充分發揮全國重點實驗室引領作用,協同科研機構、企業等組建創新聯合體,開闢新領域新賽道。”2025年2月12日,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來中國藥科大學調研時強調。

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蒞臨中國藥科大學調研指導工作

  學校面向國家需求,聚焦“中國藥”研發,組建8個交叉技術創新中心,布局16個新藥研發方向,探索新型科研體制。多靶標天然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成功,新增省部級平台13個。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59項,重大科技計劃14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3項。授權國內發明專利1510件,PCT專利142件。

  王廣基院士團隊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牌,孔令義教授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孫宏斌團隊研發的維卡格雷已向美國FDA提交上市申請,多個1類新藥獲臨床試驗批件。五年發表高質量論文10000余篇,其中Nature、Science論文5篇,學術影響力持續提升。

  2025年1月10日,學校發布《有組織科研興藥行動計劃》,構建建制化科研體系,推動關鍵技術和原創新藥突破。“有組織科研興藥行動計劃的發布具有標誌性意義,這是我校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階段性成果。”校長郝海平説。

  社會服務 篤行致遠顯擔當

  學校連續9年入選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入選第四屆全球減貧最佳案例,2025年獲教育部直屬高校定點幫扶成效顯著單位特等獎激勵,以實際行動扛起勇於擔當的政治責任,為高校助力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典型經驗。

校地企合作簽約儀式

  五年多來,學校深化産教融合,與多地政府共建創新藥物研究院,校地合作覆蓋長三角、粵港澳等40余個醫藥産業區,提供藥物研發、政策諮詢、産業孵化、人才培養等服務。強化校醫協同,建設4所附屬醫院,與多家醫院及疾控中心合作。強化校企合作轉化,與醫藥行業龍頭上海醫藥集團、天士力集團、華海藥業、亞盛藥業等企業共建創新藥物聯合研究平台140余個,服務企事業單位2000余家,完成1700余項新藥和新製劑的技術服務,簽訂橫向技術合同4544項,合同總金額達50.29億元,轉化發明專利212件,轉化合同總金額達25.84億元。

  五年多來,學校獲批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知識産權局、教育部2020年度國家知識産權試點高校,獲得中國産學研合作促進獎、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獎先進集體獎等,推動實現大健康産業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提升産業支撐能力,促進校企地醫深度合作和重大成果轉化,全方位提高服務區域經濟、“強富美高”新江蘇省産業布局和國家醫藥行業發展能力。

  國際交流 多元融匯塑未來

  2024年5月,在第二屆“一帶一路”藥學國際産學研用合作論壇上,中國藥科大學發起並成立“一帶一路”藥學合作聯盟。校長、“一帶一路”藥學合作聯盟首任主席郝海平在聯盟成立大會上&&,希望能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高校、藥企及醫療機構共商共議、共同制定新的策略與理論體系,共享科研成果,發揮學校在藥學教育、藥學科研的優勢,促進中醫藥文化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傳播。

中國藥科大學校長、首任全球藥學發展聯盟主席郝海平接受央視記者專訪

  五年多來,學校推出“一帶一路”藥大行動計劃,構建全球夥伴網絡,先後與美國、英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3所學校和科研院所簽訂了校際學術交流協議,同美國、日本、俄羅斯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院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相繼加入中國-中東歐國家高校聯合會、江蘇加拿大高校合作聯盟、江蘇-俄羅斯高校合作聯盟、江蘇-韓國高校合作聯盟等一系列學術組織,與國際高校間的教育交流與合作邁上新&階。

  學校新增“111計劃”引智基地,建設全球生物和醫學性別研究藥學中心。獲批首個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國家留學基金委科研合作與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中國—中東歐國家高校聯合項目等一批國家級涉外項目。與30余所國際知名高校開展中外合作、訪學或實習項目。同老撾藥監局簽署人才培養協議,與韓國、德國、俄羅斯等國聯合開展肝病、哮喘等疾病研究,與蒙古國立醫科大學、坦桑尼亞穆希比利健康和聯合科學大學成立聯合實驗室,入選“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計劃”,加入“中非大學聯盟”,持續搭建國際人才培養項目優質平台。

  現如今,學校國際交流日趨活躍,留學藥大品牌聲譽日隆,藥學教育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持續增強,學校在開放融合中不斷擴大國際“合作圈”。

  大潮奔涌,長風浩蕩,向上向好的力量蘊藏在生機勃勃的藥苑每一寸土地上。時間鐫刻不朽,奮鬥成就永恒,我們堅信,中國藥科大學第十一次黨代會必將為未來五年開啟新的征程。全體中國藥大人必將牢記初心使命,滿懷挺膺擔當的壯志豪情,乘風破浪,攻堅克難,在砥礪奮進中逐夢前行,在凝心聚力中續寫新的光輝篇章!(謝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