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中醫藥報》社與中醫藥助力鄉村振興聯盟聯合公布了2025年全國30個中醫藥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江蘇省射陽縣申報的《藥菊飄香富鄉村,振興路上譜新篇——江蘇射陽縣藥用菊花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成功入選。

  此次評選中,江蘇省僅有3個案例獲此殊榮,射陽縣藥用菊花産業憑藉深厚的産業基礎、創新的發展模式和顯著的富民成效獲此國家級認可。

  射陽縣洋馬鎮作為該案例的核心區域,素有“中國藥材之鄉”的美譽,自20世紀60年代從浙江桐鄉引進杭白菊系列開始種植,已有60多年的菊花種植歷史。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射陽縣菊花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8萬畝以上,其中主産區洋馬鎮3.5萬畝,藥、茶用菊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70%,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藥用菊花生産基地。“洋馬菊花”更是成功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認證,並於2024年獲得“江蘇省知識産權戰略推進計劃項目”立項,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在品種創新方面,射陽縣與南京農業大學深度合作,經過8年攻關培育的“寧香菊”系列新品種於2025年正式獲得農業農村部授予的植物新品種權,成為全國茶用菊領域首個通過校地合作培育獲得國家授權的菊花新品種。該品種抗逆性、抗病性顯著提升,平均畝産比傳統品種增産約300公斤,每畝收入從4500元增加到6000元,畝均增收超15%。目前“寧香菊"”已推廣種植450畝,育苗230萬株,預計三年內推廣面積將超10000畝,為菊農帶來更豐厚的收益。

  産業鏈條的不斷完善是射陽菊花産業的一大亮點。全鎮現有菊花初加工企業50余家,以銀寶菊花、亞大菊花為龍頭,年加工幹品菊花達1.2萬噸。2022年投資5億元的銀寶菊花科技公司入駐後,投入運行國內最先進的現代化生産流水線,實現生産、包裝、冷鏈、銷售一條龍。全國知名涼茶企業“王老吉”與洋馬亞大菊花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合力打造萬畝有機菊花基地。當地企業還開發了藥用保健菊花枕、胎菊菊花茶、保健飲品等深加工産品,形成多元化産品矩陣。

  電商賦能為菊花産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洋馬鎮現有以菊花為主銷售的農業合作社36個,電商從業人員800多名,在天貓、淘寶、京東等平台開設線上店舖500多家,年網絡交易幹品菊花及中藥材2萬噸,實現銷售額6億元。通過建設菊花智慧大數據展示智能中心,強化與盒馬鮮生、美團、多多買菜等生鮮電商合作,打造專屬的京東、蘇寧易購和拼多多特産館,該鎮日發送花茶等快遞包裹達5萬件,電商物流服務延伸至村一級,24小時內即可實現縣到村配送。2021年,洋馬菊花榮獲“全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江蘇鶴鄉菊海現代農業産業園入選“江蘇省農業電子商務百佳案例”。

  三産融合發展讓“小菊花”成為鄉村振興的“大引擎”。洋馬鎮已連續成功舉辦“菊花季”系列文化活動,每年吸引超40萬名游客慕名而來。以“十里菊香”示範帶為中心,串聯鶴鄉菊海電商産銷基地、百藥園智慧農業、中藥材電商交易中心、賀東電商直播基地等特色資源,形成了集農業觀光旅游、健康養生、菊花培育、直播帶貨於一體的特色主題園區。活動期間,不僅舉行了藥膳品鑒、産業發展會議等活動,還簽約了中藥材健康食品、菊花健康飲品等多個項目,進一步拓展了産業發展空間。

  射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菊花産業發展,在《射陽縣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獎補辦法》中,專門對菊花等特色農産品標準化生産全程追溯給予獎補支持,並對參加農業品牌評選活動獲獎的單位給予10萬元至5萬元不等的獎勵。政策的有力支撐推動洋馬鎮75%的農田用於菊花栽植,80%的勞動力從事以菊花為主導的産業,農民年人均純收入超4萬元,菊花産業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富民産業。

  中醫藥助力鄉村振興聯盟由浙江中醫藥大學聯合全國50余家中醫藥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及地方政府部門共同發起成立,旨在發揮中醫藥在“健康護民、産業富民”方面的積極作用,探索中醫藥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此次全國典型案例的評選,正是對各地中醫藥産業賦能鄉村發展成果的一次全面檢閱。(張學法 馮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