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州經開區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質為着力點,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轄區橫山橋鎮金豐村創新推出“農村人居環境村民自糾榜”機制,有效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實現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轉變,走出了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路徑。

金豐村曾經面臨環境整治村民參與度不高、整治效果難維持等共性難題。今年4月以來,該村黨總支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建立“自糾榜”制度,將房前屋後環境衞生、堆物清理、綠化維護等納入評價體系,設立“找茬榜”“整改榜”“光榮榜”三個板塊,通過公眾號定期公示環境問題及整改情況,並納入文明積分管理。
該機制聚焦路邊、村邊、田邊、水邊“四邊”區域,細化多項治理標準,引導村民主動排查、自覺整改。村民可通過手機拍攝上傳問題照片,村委會及時響應並公示整改方案,形成“發現-反饋-整改-公示”的閉環管理。每季度對積分靠前的村民和小組予以表揚,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截至目前,金豐村已發布5期“自糾榜”,累計整改80處環境問題,解決了一批環境頑疾。如今村莊房前屋後整潔有序,庭院綠意盎然,村容村貌顯著提升。

“通過‘自糾榜’機制,村民真正成為了農村環境整治的參與者、踐行者和監督者。”金豐村黨總支書記金文華&&,這一做法不僅降低了治理成本,更提升了治理效能,增強了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自糾榜”機制的背後是常州經開區對鄉村治理的深刻理解與創新實踐。從房前屋後的“小切口”入手,撬動人居環境“大整治”,更激活了村民共建美好家園的“大熱情”。(丁文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