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射陽縣臨海鎮,文明實踐正如一縷清風,吹進千家萬戶,滋養着這片土地上的文明之花。近年來,臨海鎮以文藝宣講為載體,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弘揚婚俗新風尚,傳播好家風、好家教、好家訓,讓文明新風吹遍鶴鄉大地。

  文藝宣講潤民心,移風易俗入腦入心。臨海鎮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陣地作用,組織文藝志願者、道德模範、返鄉大學生等群體,通過快板、小品、歌曲、朗誦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移風易俗”主題文藝宣講活動。在該鎮鹽店村開展的“推動殯葬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活動中,“中國好人”張同祥帶頭倡議,文明家庭代表吳才秀宣讀倡議書,青年代表彭揚程分享婚戀觀,多種聲音匯聚成文明新風的強音。用方言講述身邊事,用真情打動人心,讓群眾在歡聲笑語中接受教育、轉變觀念。

  弘揚婚俗新風尚,簡約浪漫成為新潮流。臨海鎮以“七夕”等傳統節日為契機,開展“情滿七夕 勤儉節約頌家風”等主題活動,通過分享星級文明戶的愛情故事、拍攝“愛的宣言”短視頻、舉辦家庭美德講座等形式,引導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家庭觀。活動中,不少夫妻分享了他們相濡以沫、風雨同舟的感人故事,展現了愛情的本質是彼此的陪伴與支持。臨海鎮通過這樣的方式,推動婚俗從“講排場、比闊氣”向“重感情、輕形式”轉變,讓簡約浪漫成為新時代婚戀的新風尚。

  傳播好家風好家教,三代傳承見精神。家風正則民風淳,臨海鎮注重挖掘和宣傳身邊的家風典範,如退休教師吳才秀、抗美援朝老兵夏樹培等,他們的家庭故事成為教育後人的生動教材。通過開展“傳承家風家訓 涵養文明新風——爭做好少年”教育活動,組織大學生志願者為孩子們講述家風故事、開展心理疏導,讓良好的家風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讓感恩、勤儉、誠信的家庭美德代代相傳。

  文明之風,始於細微,成於持久。臨海鎮以文藝宣講為紐帶,以家風建設為根基,以婚俗新風為突破口,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不斷深化。在這裡,文明是融入日常生活的點滴行動,家風是代代相傳的精神財富。下一步,臨海鎮將繼續創新形式、豐富內容,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深入開展,讓文明之花開得更艷、家風傳承更為久遠,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精神力量。(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