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合區金牛湖街道馬頭山村,東晨鴿業的蛋鴿養殖基地同樣紅火。村企攜手盤活閒置資源,為村集體年增收51萬元,帶動周邊村民就業30人。“希望通過合作項目,引領更多村民加入到蛋鴿養殖、實現增收致富。”東晨鴿業負責人徐善金説。

  除了“村企合作”模式,六合區還探索跨村合建,共同拓寬增收渠道。2020年,金牛湖街道八百橋社區牽頭聯動金山村、和仁村,共同出資買斷股權、整合資源,將破舊的老大糕廠重組為新公司。

  第二代非遺傳承人王躍飛率團隊,一方面堅守搖糖、串粉等十多道工序和原料黃金配比,守住“薄而不碎、甜而不齁”經典老味,另一方面推出便攜小包裝,開發香橙、茉莉花等新口味,逐步拓展黑芝麻、果仁等10多個品種。

  目前,八百大糕不僅入駐南京新百、好又多等線下商超,而且攜手金牛湖文旅、“茉莉六合”等品牌方辦起線上線下展銷,讓大糕與當地歷史文化、田園風光“綁定出圈”。

  另外,六合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區已建成9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體,以核心主體為龍頭,聯動多元主體打造全鏈條服務,帶動集體經濟增收。

  曾因地處偏遠,冶山社區集體經濟一度步履維艱。但社區黨總支以集體領建為“破局鑰匙”,盤活20世紀醬油廠遺存技藝,多次赴外地“取經”,在2023年建成現代化加工基地,一步步織就“種植+加工+銷售”全産業鏈,還開展線上銷售。2024年公司營收達54萬元。

  在集體領建賦能下,六合區特色産業碩果纍纍:程橋街道桂花村集體領辦農地合作社,以優質稻米打響“富桂欣農”品牌,獲評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竹鎮鎮竹墩社區牽頭成立合作社,以“青蘿蔔種植+深加工+電商+智慧農業”促增收;馬鞍街道大聖村國家級合作社,3100多畝水芹年銷1260萬公斤、收入3200多萬元,帶動近千農戶就業。(盧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