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中新集團披露2025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21.04億元,同比增長39.19%;歸母凈利潤5.92億元,同比增長5.32%;扣非歸母凈利潤5.47億元,同比下降1.11%;基本每股收益0.39元。公司&&,營收大幅增長主要係土地開發業務收入增加所致。

  中新集團作為蘇州工業園區開發主體和中國、新加坡合作載體,由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投資設立,最初以蘇州工業園區開發為主要業務,目前,形成以園區開發運營(産城融合園區和區中園)為核心主業,以産業投資和綠色發展為兩翼的協同發展格局。報告期內,公司聚焦園區開發運營主業,在全面服務蘇州工業園區和強化園區運營方面成果顯著,整體經營穩健有序。

  深耕並服務蘇州工業園區方面,公司發揮中新合作的獨特優勢,持續推進與新加坡的國際商務合作。截至2025年6月,新加坡國際商務合作中心累計簽約包括中資企業海外總部、新加坡科技創新孵化項目、國際化科技創新項目等超170家,為園區引進高質量科技企業40多家。作為蘇州工業園區招商主力軍,上半年,助力工業園區新增內外資註冊項目46個,註冊資本約9.9億元,其中外資約0.5億美元。

  強化園區運營方面,先後助力蘇錫通科技産業園新增半導體新材料、智能輸送設備、儲能系統集成等項目;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新簽約超級電容、精密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先進陶瓷材料等項目;中新嘉善現代産業園新增工業機器人零部件、智能電動工具、光電模組、汽車零部件等項目;為常熟高新區新增航天激光通信科技、半導體設備及新材料等優質項目,助力區內低空經濟、半導體産業和新能源産業補鏈強鏈,産業載體及公共配套設施同步推進,中新創智産業園A區、昆承科創港A區主體結構完成,低碳數字産業園、UWC+創新島幕墻施工收尾,海吉亞醫院一期主體結構封頂,昆承湖豐茂裏商業綜合體順利開業等等。

  區中園開發運營方面,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計落地區中園建築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已投入運營建築面積約225萬平方米,綜合出租率約81%。其中,在蘇州工業園區內,累計落地區中園建築面積約155萬平方米,已投入運營建築面積約125萬平方米,綜合出租率約92%。今年4月,中新具身智能産業園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項目獲評“蘇州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特色産業園”。

  綠色發展方面,報告期內,中新綠能、中新春興新增並網157MW,累計並網626MW,主要分佈在長三角區域,持續為500余家優質企業提供可再生清潔電力;中新聯科處理工業廢水58萬噸,同比增長8%;中法環境積極推進相城區污泥處置及資源化利用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共處置污泥11萬噸;中新蘇伊士、和順環保上半年處置危廢2.4萬噸。

  産業投資方面,公司發揮投招聯動優勢,基金新推薦有效招商項目源28個,新增落地項目16個;科創直投新增貝耐特和睿理新能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7月,公司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第一期)順利發行,由東吳證券與新加坡星展證券聯合主承銷。(寧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