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與光伏産業技術迭代雙重背景下,2025年,光伏行業正經歷深度調整,促使企業加速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型。8月23日,中來股份發布的2025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約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25%;歸母凈利潤約-1.6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虧44.83%;扣非後歸母凈利潤約-1.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虧43.45%。儘管外部環境複雜,中來股份通過降本增效、技術深耕與戰略協同,較大幅度降低了公司的虧損額。
作為國內最早實現N型TOPCon技術GW級量産的企業之一,中來股份持續強化“技術+市場”雙輪驅動戰略。控股股東浙能電力入主後,雙方在資源整合、項目開發及技術協同方面展開深度合作,為公司在行業調整期發揮了穩定器效應。
作為中來股份的“壓艙石”業務,截至報告期末,其背板産品累計發貨超290GW。技術層面,中來股份在背板材料與工藝上不斷迭代,推出FFC背板、透明網格背板、高反黑背板、增強型背板等差異化産品,重點提升耐候絕緣性能。這些創新不僅提升了産品在極端環境(如沙漠、海洋)下的可靠性,也通過材料優化實現降本增效,進一步拉大與競品的差距。
在光伏技術向N型轉型浪潮中,中來股份的N型TOPCon電池及組件業務上半年持續實現技術突破。半年報顯示,中來股份210尺寸TOPCon電池實驗室研發轉換效率達26.99%,量産平均測試效率已超27%;組件平均轉換效率23.14%,首年衰減不超過1%、25年衰減不超過10.6%,核心指標位居行業前列。公司推出的N型全鋼化一站式封裝方案2.0,通過抗酸EPE膠膜、雙組分硅酮密封膠的升級,顯著提升組件耐濕熱性能與生産效率,且通過CPVT全應用場景“國品優選”認證和TÜV南德風洞認證,具備“三低四抗”特性。基於該方案的禦風組件,相較同版型雙玻組件,發電增益提升約1.63%,重量減輕15-20%,在大型地面電站項目中具備明顯的成本與效率優勢。此外,公司還開發了基於雙對稱結構的輕柔組件封裝方案,採用高分子聚合物複合材料替代傳統玻璃,較雙玻組件降重70%,可適配建築、交通、消費等多元化場景,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
N型組件産品的技術優勢進一步強化中來股份的市場競爭力。近期,公司成功護航浙能阿克蘇37萬千瓦光伏項目並網,該項目位於新疆沙戈荒地區,是國家推進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光基地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中來股份為項目提供N型高效組件與系統設計支持,憑藉組件的抗風沙、耐高低溫性能,以及公司成熟的電站建設經驗,確保項目在極端氣候條件下穩定並網發電,樹立了沙戈荒光伏項目的合作標杆。依託浙能在能源項目開發、資金與資源上的支持,中來股份得以快速切入高價值地面電站市場。
此外,中來股份在7月底簽約重慶100MW生態光能示範項目。該項目將採用中來股份N型TOPCon高效組件與創新封裝方案,打造集生態修復與清潔能源生産於一體的示範工程,進一步驗證中來股份組件在大型地面電站的適配性。
光伏應用業務是中來股份上半年增長較為亮眼的板塊,光伏應用業務營收同比增長56.86%。公告顯示,中來股份光伏應用業務主要為戶用分佈式業務,已形成“開發+建設+運維+服務”的完整業務模式;同時,中來股份持續拓展工商業分佈式EPC業務及地面集中式電站開發業務,並積極布局新能源風電及儲能等項目。
截至報告期末,中來股份戶用分佈式業務已覆蓋28個省(區、市)、超1100個區/縣,具備每年設計開發3-5GW戶用光伏電站的能力以及管理運維超23萬座戶用光伏電站的豐富經驗,於報告期內推出“富民家”“悅民樓”等多元化安裝方案,能夠滿足用戶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中來股份在報告期內推出“中來NIWA陽&光伏系列”“民宿光伏光熱24h綠電系統”等創新産品,進一步豐富應用場景,構建“光儲充用”一體化業務生態。(英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