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新增“江蘇精品”不少於15個,開展飛機配套、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醫療器械)3條省重點産業鏈質量強鏈項目,2025年新建商品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新建項目覆蓋率達到60%以上……無錫的質量治理正迎來一場深刻的革新。從市市場監管部門獲悉,《2025年“品質無錫”工作要點》近日發布,圍繞質量強企、質量強鏈、質量強縣核心,推進企業、産業、區域、工程、服務、消費領域“質優”行動,將質量要素深度融入産業創新和民生改善的全流程。

  作為全省首個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近年來,無錫質量工作在省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二、入選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落地了一批有支撐力的平台和項目,在標準引領、品牌培育、質量監管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效。同時,挑戰依然存在:如全局協同“統”的力度有所欠缺,跨部門存在信息孤島;産業領域質量發展不平衡,企業面臨成本和效益之困;消費者對産品和服務質量的滿意度還有上升空間、質量基礎設施服務效能需要進一步提升等。聚焦這些瓶頸難題,《工作要點》提出20條具體舉措,精準發力。

  翻看《工作要點》,“新”首先落腳在治理機制的革新,明確依託市質量發展和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將發改、科技、工信、市場監管、財政、金融、數據、住建、交通、水利、公安、應急等部門納入,為産業鏈質量提升安上“總調度”。例如,圍繞市“465”現代産業集群建設重點領域,實施品牌扶優工程,在航空航天、高端醫療器械等重點産業培育一批代表“無錫質量”的領軍企業,形成標杆;設立市重大科技攻關專項和前沿技術研發專項,實施“太湖之光”科技攻關項目100個以上,實現産業政策與質量標準的深度耦合。

  向“質量高地”進發,《工作要點》聚焦重點産業全鏈條,強化産業鏈質量創新協同。如深入推進全國飛機配套質量強鏈項目建設,實施一批質量改進、質量攻關“揭榜挂帥”項目。檢驗檢測戰略卡位,從後端把關轉變為前端賦能,在更多領域鋪開“靠前服務”:加快推進國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計量測試中心、江蘇省人形機器人産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布局航空裝備、特殊化粧品等新興領域檢測能力,打造具備前瞻性的“一站式”計量檢測高端公共服務平台。

  作為關乎城市質感的變革,突出群眾的實際獲得感也是《工作要點》的特點之一。圍繞當前群眾關注度高、反映強烈的領域,提出了針對性舉措和質量惠民實踐。如針對群眾關心的房屋質量、食品安全、電動自行車安全等問題,將全面推行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制度;大力發展綠色優質農産品,落實省市獎補政策,綠色優質農産品比重達到80%;增進民生質量體驗,在營造放心消費環境上,新增800家企業作出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承諾,打造30個市級消費體驗站點、3個以上省級消費體驗站點,新建30個消費諮詢公益小站;優化提升區域性老年人助餐中心5家、社區(村)助餐服務點50家。(周茗芳 楊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