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一場跨越國界的和平樂章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奏響,這是日本愛知縣“令和遣中使”青少年友好訪華團第26次來華之旅,也是南京紫金草童聲合唱團與他們首次合作演出。

  自1995年起,日本上山獎學財團組織選派優秀高中生暑期訪問中國。今年暑期是其第26次派出高中生來到江蘇。訪華團得到中國駐名古屋總領事館和江蘇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支持。

  對於訪華團中的12名日本高中生來説,在參觀紀念館前,南京大屠殺歷史只是存在於日本教科書中的幾行簡短文字。當他們走進“南京大屠殺史實展”,看到泛黃的歷史照片、倖存者的證言影像、日本士兵的戰時日記後,他們才第一次真切地“觸摸”到歷史原貌。在熄滅的倖存者陳桂香照片前,陳桂香的曾孫、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蔣秉醇講述曾祖母在日軍槍下僥倖逃生的經歷。日本青少年屏息聆聽,神情凝重。

  日本愛知縣立西尾高等學校學生田中翔心中頗為觸動。他&&,經歷過戰爭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越來越少,如何讓這段歷史記憶傳承給下一代,是紀念館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午16:30,在紀念館“三個必勝”主題展館報告廳,“銘記歷史·共築和平”中日青少年音樂會拉開帷幕。

  南京紫金草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登&演唱曲目《和平吹拂紫金草》,12名日本高中生依次登&,手中的二胡弓弦輕顫,《讓世界充滿愛》的旋律流淌開來。南京市第九中學的學生們手持琵琶、二胡、竹笛等民族樂器,演奏《和平的童謠》。南京外國語學校合唱團演繹經典曲目《和平頌》。當中日青少年並肩站在舞&&央,共同演奏中國傳統民歌《茉莉花》時,音樂會的氣氛被推向高潮,台下掌聲雷動。

  南京市第九中學學生陳睿希介紹了演奏曲目《和平的童謠》和《茉莉花》。在她看來,“藝術所表達出來的感情都是相同的,這兩首曲目表達了我們對和平的嚮往。”

  南京紫金草童聲合唱團成員王中磊認為:“歌聲表達了我們對和平的憧憬和對未來的嚮往,也希望中日兩國的年輕人守護和平,嚮往未來。”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周峰&&,回首那段歷史,戰爭帶來的傷痛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主題。希望通過音樂交流,讓和平的種子在兩國青少年的心中生根發芽,為世界和平貢獻力量。(陳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