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特色農業成為江蘇淮陰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在淮陰區漁溝鎮鵬裏村,村民通過創新發展藕蝦混養模式實現“一田雙收”,走出了一條特色農業致富新路子。

走進漁溝鎮鵬裏村的藕蝦混養基地,小龍蝦穿梭在藕塘中,荷葉為小龍蝦遮陽,農戶們正忙着捕撈成熟的小龍蝦,捕撈上來的小龍蝦“生龍活虎”。旁邊,千畝荷塘碧波蕩漾,蓮蓬、蓮花輕微搖動,一幅生機勃勃的田園畫卷展現在眼前。

據了解,鵬裏村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具有藕蝦混養的天然條件。蓮藕能凈化水質,又能當做龍蝦飼料,龍蝦糞便則是蓮藕的天然肥料。這一“藕蝦共生”的模式,使得蓮藕質量遠遠優於人工種植,小龍蝦活力也明顯高於人工喂養。
鵬裏村黨總支書記董秀泉介紹,從2018年開始,鵬裏村響應漁溝鎮黨委政府産業布局“一村一品”號召,發展藕蝦混養特色農業。到目前為止,全村已有藕蝦共生塘4000畝。蓮藕每年畝産3000斤左右,全村龍蝦産業每年能創造超1000萬産值,藕蝦塘每畝年收益約7000~8000元,遠遠高於傳統種植。每年春天為龍蝦産量最高的季節,7月底至春節前後則是蓮藕的採摘期。在這期間,藕塘能解決多達100人的就業問題。鵬裏村的採藕人沿用祖輩“探藕”手藝,赤腳入泥,憑腳底觸感判斷藕的走向,再用特製藕鏟小心採挖,最大程度確保藕身完整。幾代人的傳承,保證了“荷花映日,藕蝦共生”的生態畫卷得以一直延續下去。
目前,鵬裏村的成功經驗已在全鎮範圍內逐步推廣,全鎮共有5個村在發展藕蝦混養産業,接近6000畝,一年能帶來接近5000萬産值。漁溝鎮人大主席韓艷&&:“下一步,漁溝鎮將繼續加大扶持力度,結合社會資本,投入産業鏈建設,打造藕蝦特色品牌,讓更多農戶受益,也為漁溝鎮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崔希晨 朱治燁 翟羽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