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阜寧高新區高度重視村莊環境的整治與提升工作,積極開展美麗鄉村環境提升行動,以景觀節點打造為筆,精心勾勒美麗鄉村底色,實現鄉村顏值升級。高新區孫灶村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多方徵求意見,挖掘鄉土風貌,形成獨具特色的鄉村景觀。 

  “邊角地”變成“小花園”。為營造綠色生態、規範有序的路域環境,不斷提升鄉鎮道路沿線綠化品質和“顏值”。阜寧高新區韓啟海書記、楊正衛主任等負責同志多次到孫灶村新城大道、許沿路段進行現場調研指導,村幹部動員村內黨員和村民們共參與、齊動手,將“邊角地”進行花園式改造,通過雜樹清理、綠化補植等多種方式,巧妙利用草坪、綠植、宣傳小品、節點亮化提升等,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種“小花園”的建成讓村民“出門見綠、行走遇美”,不僅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更有力地提升了群眾的歸屬感、幸福感。  

  “閒置地”煥成“節點景”。孫灶村持續推進景觀節點打造提升,充分利用閒置地塊等進行美化、綠化、硬化,打造成小節點、小景觀,使村在景中、景在村中成為現實。在此基礎上,孫灶村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巧妙融合當地萬畝良田、垂釣中心、農家樂等元素,打造文化氣息濃厚的門戶標誌和沿路節點,進一步打造特色名片,吸引過往群眾駐足打卡。  

  “舊墻面”繪成“新畫卷”。該村緊密結合本村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沿線脫落墻體進行出新噴繪和增設宣傳牌,並將鄉村的田園風光以及當地特色産業等元素融入宣傳作品中,一面面破舊不堪的墻面如今都煥新成栩栩如生的“畫卷”、一塊塊宣傳牌也變身為生動會“説話”的“宣傳員”,使村民看得見美麗,百姓記得住鄉愁。  

  “家門口”栽成“致富路”。孫灶村借助植樹節活動,在村內新城大道、許沿路、張孫公路等主幹道沿線和沿線農戶門前共種植桃樹、梨樹、蘋果樹、冬棗樹等樹苗共計500余株。這些果樹苗不僅為孫灶增添一抹新綠,而且待果樹結果成熟後,群眾可以採摘到市場出售,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將“要我提升”變為“我要提升”,實現了以“小投入”撬動村容村貌“大變化”。

  下一步,阜寧高新區將繼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詩意棲居在節點,鄉村風光美無邊”為美好願景,雕琢村莊的獨特韻味,進一步扮靚鄉村的底色,努力打造更加美好、宜居、和諧的高新區新風貌。(蔡雨賢 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