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響水縣清源高級中學始終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核心工作,致力於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近期,學校通過一系列紮實有效的舉措,進一步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注入強勁動力。
師德鑄魂,樹立教育新風尚
師德是教師的立身之本,學校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將其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定期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師德師風專題培訓,通過組織教師學習《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教師行為十不準》等法律法規,讓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習困難的學生。學校與所有老師簽訂《教育教學責任書》,對教師的師德師風作出明確的要求,如果有違反師德師風的行為,學校將按照責任書中的規定,作出嚴肅的處理。學校充分發揮學生家長委員會的監督作用,設立了師德師風舉報箱,開通了師德師風“校長信箱”,讓學生和家長及時反映教師師德師風中存在的問題,發現問題,及時通報處理。此外,學校還建立健全了師德考核機制,將師德表現納入教師績效考核、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重要環節,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對違反師德師風的行為“零容忍”,確保教師隊伍風清氣正。
專業賦能,提升教學硬實力
為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學校積極搭建多元化培訓平台,為教師提供豐富的學習和成長機會。學校一方面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校外培訓,選派骨幹教師外出進修學習和交流,拓寬視野,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學校常態化開展校本培訓,組織教師進行教學研討、公開課展示、教學技能競賽等活動。學校還對集體備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堅持個人研究和集體研究相結合的原則,堅持上好過關課、研究課、示範課、優質課、公開課、同科異構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學校大力推進“青藍工程”,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為青年教師配備經驗豐富的導師。導師們在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班級管理等方面對青年教師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和幫助,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通過“青藍工程”,一批青年教師迅速脫穎而出,成為學校教學的新生力量。
評價革新,激發教師新活力
學校對教師評價體系進行了全面革新,構建了多元化、發展性的教師評價機制。在評價內容上,學校不僅關注教師的教學成績,還注重教師的師德表現、專業發展、科研能力、團隊合作等多個方面。通過綜合評價,全面、客觀地反映教師的工作業績和發展潛力。在評價方式上,學校採用學生評價、家長評價、同行評價、領導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確保評價結果更加公正、公平。學生評價側重於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家長評價則關注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情況和對學生成長的關注度;同行評價和領導評價則從專業角度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工作表現進行評價。
此外,學校還注重評價結果的反饋和運用,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教師本人,幫助教師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制定改進計劃。同時,將評價結果與教師的績效考核、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挂鉤,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創新活力。
通過一系列紮實有效的舉措,響水縣清源高級中學的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教師們的師德師風更加高尚,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科研意識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未來,學校將繼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和機制,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推動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陳香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