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江蘇省錄取工作一般於7月上旬開始,8月中旬結束。
江蘇省高考志願填報時間第一階段:6月28日至7月2日(截止時間為7月2日17:00)第二階段:7月27日至28日(截止時間為7月28日17:00)
志願填報前,要做哪些準備?
1.熟悉政策
考生及家長需要對我省的高考政策有一個全面且整體的把握,明確哪些政策至關重要,哪些與自身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關,以及重要政策在當年是否發生變化。省教育考試院已部署2025年高考網上志願填報工作,詳見關於做好江蘇省2025年高考網上志願填報工作的通知。
2.收集信息
信息來源和獲取渠道的可靠性至關重要。一般而言,考生及家長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主要有:陽光高考信息平台;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官網,“江蘇招生考試”微信公眾號;各高校的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高考高招類的報紙、廣播電視節目等。
3.初選志願
“初選志願”是結合自身的成績定位,確定目標院校的過程。完成熟悉政策、收集信息後,考生和家長對於高考志願應該已經有了大致的方向。此時,考生可以初步劃定一些在我省有招生計劃的院校,並認真研讀這些院校的招生章程,仔細比較各院校之間專業的招生人數、往年錄取分數等數據,挑選出與自己的興趣、分數以及批次相匹配的院校。
4.模擬填報
6月15日至19日,我省考生可憑本人的考籍號、身份證號、密碼和動態口令卡登錄考生服務平台模擬填報志願。模擬填報使用的招生計劃為模擬數據,並非最終公布的招生計劃。實際招生計劃以2025計劃專刊和省教育考試院網站公布的信息為準。
“模擬填報”就是依據我省的志願設置情況,進行一次真實的模擬操作,做到有備無患。
填報志願,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以成績為基礎
高考成績是考生能否被錄取的關鍵因素,它直接決定了考生可選擇的院校和專業範圍。
綜合考量院校情況
院校是考生選擇志願時的重要考慮因素,它關係到考生將與哪些人一起學習、在何處學習以及學習哪些內容等問題。考生在選擇院校時,不僅要了解院校的歷史背景、地理位置,還要關注院校的綜合辦學實力,包括師資力量、學科建設、科研水平等方面。
充分考慮興趣愛好與專業就業等因素
專業是考生志願選擇的核心要素,通常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職業發展方向密切相關。重點大學有其優勢專業,普通院校也有各自的特色專業,至於選擇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根據個人情況進行權衡。
結合自身身體等條件
專業與身體狀況存在一定的關聯,部分專業會受到視力、色覺、器質性健康狀況等方面的限制。此外,部分院校根據專業學習的要求,會對單科成績和外語口語等方面提出特定要求。
注意志願之間的梯度設置
建議考生採用高、中、低搭配的方式填報志願,這樣的安排較為合理,可以有效避免退檔風險。
錄取通知何時能收到?
高校一般會在錄取結束後一週左右向錄取新生寄發錄取通知書。若考生在省教育考試院考生服務平台或高校官方網站上查詢到了錄取結果,一直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可及時&&錄取高校公布的招生諮詢電話查詢本人錄取通知書郵寄情況。
報專業這些事兒別忽視
要了解專業是否有體檢、語種、選考科目、單科成績、政治面貌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一些定向就業的專業也值得關注。如鄉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計劃等。
關注修業年限,比如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相關專業等,這類專業修業年限基本為五年制。還有一些高校開設五年以上的“長學制”專業面向高考生招生。
注意專業錄取分數情況,可以參考高校、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逐分段統計表、專業錄取分數排名等,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選擇相匹配的專業。
警惕“高價輔導”陷阱
謹慎對待市面上的各類志願填報指導服務,切勿輕信“高價”指導諮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志願填報風險。(王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