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阜寧縣陳集中學深刻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從精神文化、環境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動文化等多個維度入手,全面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

  聚焦精神文化,凝聚師生共識

  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學校高度重視精神文化建設,通過深入挖掘學校的辦學歷史和文化底蘊,提煉出具有學校特色的校訓、校風、教風和學風。位於校園中心路兩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八禮四儀”、《新時代愛國主義實施綱要》等文化宣傳長廊,強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養成教育。紅色教育畫廊,張貼着名人名言、英雄事跡,進一步激發了全體師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校園文化廣場,四週的路燈桿子上懸挂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與國同夢、立德立行”“知識改變人生,拼搏創造輝煌”等名言名句宣傳燈箱,時刻激勵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勤奮學習。

  為了將精神文化內化為師生的自覺行動,學校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利用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教師節等重要節點,進行校訓、校風、教風和學風的宣講和解讀,讓師生深刻理解其內涵和意義。同時,通過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等形式,廣泛宣傳學校的精神文化。

  優化環境文化,營造育人氛圍

  校園環境是校園文化的直觀體現,學校注重校園環境的建設和優化,努力打造一個整潔、美觀、富有文化氣息的校園環境。

  在校園規劃方面,學校充分考慮功能分區和景觀布局,合理設置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和休閒區。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等建築風格統一,色彩協調,體現了學校的文化特色。校園內,綠樹成蔭,花草繁茂,四季有景,為師生提供了一個舒適、宜人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同時,學校加強校園文化設施建設。在校園的顯著位置設置文化長廊、宣傳欄、雕塑等,展示學校的辦學成果、師生風采和文化特色。在教室、走廊、樓梯等場所,懸挂名人名言、學生作品等。

  豐富活動文化,促進學生發展

  活動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活力源泉,學校積極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校結合清明節、“世界環境日”、國慶節等節日,組織學校參加祭掃烈士墓、唱響紅色經典合唱比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緬懷先烈、感恩先輩、保護環境和熱愛祖國的情感和意識。組織開展“師生書畫展”“閱讀大賽”“演講比賽”“愛國影評徵文比賽”“廣播操比賽”以及“校園文化節”等活動,讓參賽者大顯身手,展示才能。近年來,學校學生社團蓬勃發展,成立了“廣播站”“合唱團”“舞蹈隊”“書畫社”“籃球隊”“足球隊”“乒乓球隊”等多個學生社團組織。通過開展社團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開闊了學生的審美視野,提高了學生的社交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阜寧縣陳集中學將在精神文化的引領下,在環境文化的熏陶中,在活動文化的滋養裏,全體師生正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鬥志,書寫着屬於他們的精彩篇章,向着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勇前行。(張楠 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