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泰州市海陵區的“東大門”,蘇陳鎮近年來通過科技創新驅動産業升級、農旅融合激活生態資源,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城郊型鄉村振興路徑。6月10日,該鎮在海陵區委宣傳部組織的2025年第二期“‘媒’好出圈”主題活動中,向中央及省市媒體展示了其融合發展的亮眼成果。

  ‌科技創新 驅動産業升級

  

  江蘇愛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廳‌

  蘇陳鎮以科技為引擎,推動傳統産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江蘇愛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典型代表,其三項核心技術引人矚目:非開挖管道修復技術減少90%以上道路開挖量;煤矸石製備的富碳生物土壤調理劑成功治理3.8萬畝荒漠化土地;液態糞肥還田技術實現農業廢棄物100%資源化利用。目前,這家服務80多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專利150項,發明專利佔比超1/3。

  

  媒體記者在參觀

  在産業布局上,蘇陳鎮重點培育以LG配套産業為核心,金屬材料、複合材料、醫用材料為支撐的新材料産業集群。同時,大馮甸村通過盤活閒置資産建成6000平方米倉儲用房,2024年創收80萬元,2025年計劃通過“騰籠換鳥”策略新增開票收入2000萬元。村屬企業禾潤農業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開發元胡、碧根果等特色農産品,進一步拓寬集體經濟發展路徑。

  ‌農旅融合 激活生態資源‌

  蘇陳鎮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動能,構建“農業生産-加工體驗-教育研學”完整産業鏈。嘉寶農莊是這一模式的典範,60畝園區內種植陽山水蜜桃、翠冠梨等水果,設有萌寵樂園、手工區等互動空間,年舉辦研學活動120場,形成“生態農業+紅色教育”特色品牌。

  

  俯瞰蘇陳鎮雙虹村

  憑藉在産業發展和生態建設方面的突出成績,蘇陳鎮先後獲評“國家級生態鄉鎮”“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水平1000強”“中國鄉鎮投資潛力500強”等榮譽。這些稱號不僅是對其發展模式的肯定,更彰顯了城郊型鄉村振興的可行性與創新性。(吳馳 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