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散發着泥土芬芳與生命韌性的獨特藝術展——“奕奕清芳”陳其飛中國畫近作特展,日前於南京清涼山畫館盛大開幕。展覽主角並非科班出身的藝術名家,而是來自江蘇鹽城濱海的普通農民陳其飛。他用佈滿老繭的雙手,在耕種土地之餘,數十年如一日執着於水墨丹青,其作品與背後的故事,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讚歌。

陳其飛,一位地道的濱海農民,種田養豬是他的生計之本。然而,在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之外,他對繪畫的熱愛從未熄滅。田間地頭、簡陋屋舍,都是他揮毫潑墨的“畫室”。生活的重擔未曾壓垮他對美的追求,尤其當家庭突遭巨變——兒子因車禍不幸成為植物人後,陳其飛與妻子在長達七八年的時光裏,以驚人的毅力扛起了養家糊口、日夜照料病兒、撫育幼小孫女的重擔。就是在這樣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困頓中,畫筆成為了陳其飛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他筆下的蘭竹,清雅脫俗,勁節挺拔,正是其身處泥濘卻心向陽光、樂觀堅韌的生命姿態的真實寫照。令人欣慰的是,前年,生命的奇蹟降臨,沉睡多年的兒子終於甦醒,為這個堅韌的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

這位農民畫家的藝術堅持及其蘊含的磅礡生命力量,深深打動了藝術界。南京藝術學院的顧穎教授親自策劃並主持操辦;南京大學方小壯教授、南京藝術學院王霖教授、張飛教授深受感動,自發為陳其飛先生的多幅畫作精心題款,王霖與方小壯教授更以其深厚的篆刻造詣,專為陳其飛治印數方,極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與人文厚度。本次展覽的成功舉辦,也得益於濱海縣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長期以來的深切關懷與在策展、宣傳等方面給予的鼎力支持。

“奕奕清芳”展名典出唐代韓愈《幽蘭操》,意指清雅盛大、歷久彌新的芬芳。這芬芳,既是對陳其飛筆下蘭竹清雅氣質的讚美,更是對他數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甚至困苦的生活中,以赤誠熱愛澆灌藝術夢想、以不屈意志對抗命運挑戰所淬煉出的崇高生命馨香的至高禮讚。展覽不僅是對一位農民畫家藝術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關於堅守、熱愛、希望與生命韌性的深刻對話,向公眾傳遞着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蘇文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