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江蘇省初中勞動優課展示研討活動在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丁家莊初級中學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主辦、南京市教學研究室承辦、棲霞區教師發展中心與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丁家莊初級中學協辦。全省13個地市的勞動教育領域專家、骨幹教師齊聚一堂,圍繞勞動課程創新、教學實踐能力提升展開深度研討,共同探索新時代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
近年來,南京採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中小學勞動教育見實效。南京市委市政府&&實施意見,成立研究指導中心;通過發布教育清單、上線資源庫、打造品牌活動等提升育人實效;多部門協同保障課程實施、強化管理指導、推進場所建設。下一階段,南京將聚焦育人重點、保障措施,加強勞動教育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開創中小學勞動教育新局面。
開幕式上,江蘇省教研室主任董洪亮指出,江蘇中小學勞動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始終保持連續性,多年來的持續改革發展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區域性勞動教育成果顯著。他提出勞動教育不僅是課堂教學,更應借此改變學校文化與學生成長方式。
專家引領:精研細究明方向
王洪貴特級教師開設了題為《新背景下勞動教育的認識與思考》的講座。他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勞動教育的價值根基、現實困境、解決路徑,為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探索打開了新視野。
“智慧勞動”專家論壇上,與會者聚焦“好的勞動課標準”展開深入研討,圍繞勞動教育的課程內核、實施路徑、評價維度等核心議題交流思辨。
課堂展示:匠心巧技綻光芒
5月21日至22日,來自全省13個市的27位優秀初中勞動教師圍繞“電子電工”和“金工”兩大主題,開展了為期兩天的教學展示活動,全面展現了江蘇省勞動教育課程改革的創新成果。


在電子電工主題教學中,老師們立足生活實際,開發了一系列既實用又富有探究性的項目,通過木雕燈的設計與製作、小檯燈的製作與檢測、製作光控小夜燈、安裝照明與插座電路、製作光控報警器、製作物聯小風扇、光暗報警器製作、製作智能電子賀卡等特色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電子元件識別、電路設計、焊接組裝等核心技能。教學中,教師們採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掌握電路分析與故障排查能力,同時注重滲透安全用電規範和節能環保理念。



金工主題教學則巧妙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元素。教師們通過製作鋼管風鈴、倣古鑰匙、易拉罐小風扇、垃圾袋支架、龍角挂飾、小簸箕、巧手制連環等項目,讓學生在掌握鋸割、銼削、鑽孔等基礎金工技能的同時,培養了精準測量和精細加工的能力。各堂課都突出材料的合理利用和環保理念,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既提升了勞動技能,又增強了可持續發展意識。



活動期間,南京市勞動教育成果展同步開放,集中呈現了南京市各區及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丁家莊初級中學在勞動課程開發、特色項目建設等方面的創新實踐,成為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
本次活動為全省勞動教師搭建了專業交流平台,既展示了勞動教育的創新成果,也為深化課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程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