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求真教育”培育生命成長的本真力量。——程曉琳

  教育根植於真實的生活,教師的使命是引導學生直面真實的世界,在真實的情境中探索真知、錘煉真能、涵養真品。她以“求真教育”為育人主張,構建真實在場的教育生態,讓知識回歸生活本源,讓學生成長扎根實踐土壤。

  江蘇省東&市第一小學校長程曉琳認為,真實的情境是教育的第一現場。她創設“求真實踐場”,帶領學生在尋訪中觸摸社會肌理,在項目學習中解決真實問題。她以“求真對話錄”架設師生心靈橋梁,用“成長觀察站”記錄真實的教育現場,讓教育回歸人的全面發展。

  她認為,“求真教育”需要校家社協同賦能。她發起“求真同盟軍”計劃,依託社區實踐基地拓寬教育邊界,構建“真知—真行—真育”的育人閉環;設計“求真成長檔案”,動態記錄學生的發展軌跡;開設“求真議事廳”,讓學生在民主協商中履行公民職責,培養敢質疑、善思辨、能擔當的“求真品質”。

  她堅信,“求真精神”是照亮未來的火炬。教育者的使命在於喚醒和鼓舞,促使每一個學生在求真中實現自我超越。(朱從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