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南通市委、市政府“江海有情,南通有請”要求,進一步打造“感悟教育底蘊,體驗江海風情”研學品牌,全市各地各校依託南通區域特色資源,集中發布了全市中小學研學旅行特色案例50則。
沿着張謇的足跡前行
南通市張謇第一小學組織學生開展“沿着張謇的足跡前行”城市課堂研學活動,讓學生們用行走的方式,閱讀張謇實業救國實踐的重要基地——唐閘古鎮。學生們在這次實地體驗中深刻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理解張謇愛國精神的內涵。
傳承歷史文脈,留住城市記憶

同學們在唐閘工房生活體驗館尋訪工房文化遺蹤,傳承歷史文脈,通過小組合作,結合唐閘工房誕生史繪製思維導圖。
在了解了工房結構特點和建築特色後,他們通過攝影、繪畫展現工房藝術美,重溫工房生活場景,交流參觀體驗和感悟,給老工房寫一段宣傳詞,並製作“一日游”路線圖。
巧手制“皂”,匠心獨運
在廣生制皂體驗館,同學們結合人類制皂史和張謇創建“廣生油脂廠”的實業興衰,製作小報。
通過學習廣生油脂廠發展史,他們了解制皂技術發展,理解肥皂去污原理,繪製制皂流程思維導圖,親自動手製作手工皂,舉辦肥皂作品藝術展示秀。
活字再生,薪火相傳
在活字印刷體驗館,同學們觸摸歷史,學做時光守藝人,他們聆聽展館老師介紹,中國造紙術發展歷史。
體驗製作清新獨特的花草紙,追本溯源探究中國印刷術的發展歷史,利用活字印刷,拓印愛國詩詞,舉辦吟誦會。
走進園藝,靜享自然——琪植園藝
走進琪植園藝,通過初步了解園藝文化,培養同學們愛勞動、愛生活的情感,參觀植物展示區時,他們聆聽老師介紹常見觀賞植物及其適合的生長環境,認識各種園藝工具並了解其使用方法。

同學們還舉行情境創意展示秀,觀看並現場製作“金邊六月雪”微型綠植,訪談園藝師,編寫《教室綠植養護指南》。
通過本次研學,學生們對張謇的認識從模糊到具象化,激發家國情懷與報國志向。他們的觀察、思考、溝通協作及實踐動手能力均得到全方位鍛煉,拓展了多領域知識,培養了良好的創新與勞動觀念。(周君怡 單學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