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於射陽縣臨海鎮八大家社區,一幅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畫卷正緩緩鋪展。這裡,村舍掩映於綠意之中,村民笑靨洋溢着幸福,一場關於鄉風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正奏響激昂的“臨海旋律”,勾勒出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

  環境煥新:勾勒鄉村顏值新高度

  走進八大家社區居民集中居住點,整齊劃一的房屋排列有序,房前屋後潔凈清爽,花草樹木錯落成趣。80歲的村民皋古城難掩喜悅:“社區開展美麗庭院建設後,生活大變樣!我在院子裏種滿花花草草,每天打理打理,心情格外舒暢。”

  近年來,八大家社區廣泛動員幹群投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凈化、美化家居環境為抓手,通過典型示範,提升群眾對美麗庭院創建的知曉度與認同感,引導大家轉變生活習慣,培育新風尚、創新治理模式、開啟美好生活。

  在眾人齊心協力下,曾經雜亂的小院華麗變身,成為充滿生機與溫情的幸福家園。居民在扮靚庭院的過程中,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對家鄉的熱愛愈發深厚,鄰里關係也更加和諧融洽。

  如今的八大家社區,基礎設施完備,居住環境舒適宜人;自然生態優美,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顯著。道路實現全面硬化,農村河溝廢水得到有效治理,污水排水管道鋪設完成,太陽能路燈照亮每一個角落。誰能想到,2008年這裡還是“縣定經濟薄弱村”,短短十幾年,社區實現跨越式發展,集體經營性資産已達800多萬元。

  積分賦能:激發文明創建新動能

  “以前辦紅白事,攀比之風盛行,一場酒席能花掉半年積蓄。現在移風易俗,大家的負擔輕多了!”居民楊桂花深有感觸。今年初她70歲生日,家人放棄去飯店大操大辦,僅在家中擺了兩桌,溫馨熱鬧又不鋪張浪費。

  移風易俗僅是八大家社區鄉風文明建設的冰山一角。在八大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積分超市裏,鄉風文明有了量化標準:這裡的商品不能用錢購買,只能用積分兌換。

  志願服務隊隊長孫曉艷介紹:“積分超市運營後,居民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的熱情空前高漲。過去大家大多圍觀,現在都搶着參加。”社區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資源,將“積分超市”與移風易俗有機結合,以“小積分”撬動“大文明”。

  社區制定了詳細的“積分超市”積分評定標準,明確“志願活動、道德模範、學習教育”三大積分發放場景,由管理人員按戶累計積分,鼓勵村民積極參與宣傳宣講、文藝演出、人居環境改善等活動,爭做好人好事。截至目前,八大家社區已開展48次積分兌換活動,兌換物資價值約3120元。居民們在積分兌換中,既收穫精神鼓勵,又得到物質實惠,不良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積分制“兌”出了鄉村治理新風尚,移風易俗的文明之花在社區處處綻放。

  活動添彩:奏響精神文化新樂章

  夜幕降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前的廣場燈火通明、熱鬧非凡。62歲的於曉麗帶領村民歡快地跳着廣場舞,她笑着説:“我跳廣場舞十多年了,大家聚在一起,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增進感情,有時還能參加縣鎮的宣傳活動,特別有意思。”除了廣場舞,節慶演出、道德講堂、全民閱讀等活動也在社區輪番上演,不斷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活動現場,志願者們正為居民開展反詐知識義務宣傳。他們通過生動案例、通俗講解普及反詐知識,居民們認真聆聽、積極提問,互動氛圍熱烈。

  志願服務還延伸到特殊群體。社區組建“幸福千萬家”“銀發先鋒”等志願隊,為孤寡老人送去溫暖,為留守兒童開設課堂。居民們感慨:“以前覺得志願者很陌生,現在才發現,文明就在身邊。”

  八大家社區的文明建設與産業發展相互促進、協同發力。通過打造“和盈黑雞”品牌、建設便民浴城等舉措,村集體年收入突破130萬元。

  臨海鎮八大家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家斌&&,未來將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依託,策劃更多“接地氣”的活動。增設“家風家訓”主題文化墻,以生活場景展示核心價值觀;推行“村規民約2.0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具體行為規範並納入積分管理;針對留守老人和兒童,聯合企業、學校開展“八大家學堂”項目,開設生態保護、法治教育等課程,設立“孝善基金”表彰孝老愛親家庭;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孩子帶動家庭參與文明實踐,共同繪就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嶄新篇章。 (張同祥 金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