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名師杯”課堂教學大賽暨教學成果展示活動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名師專業委員會主辦、南京江北新區教育發展中心承辦、南京工業大學實驗小學和南京詩話文化發展中心協辦。活動採用線上、線下同步呈現,吸引了小語界教育同仁的廣泛關注。

出席本次活動的有: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名師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吳忠豪教授,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名師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名師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王小毅,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名師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何夏壽,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名師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小學教學設計》主編王冬精、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名師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小學語文教師》主編楊文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薛城等,還有來自全國不同地區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的導師、學員們。

來自全國十八個省市,五十多個語文名師工作室向主辦方遞交了工作成果。經過名師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的精心、公正評審,22家工作室現場展示工作室成果,24家工作室現場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形式豐富多彩,內容精彩紛呈。江北新區胡紅語文名師工作室參與了成果展示,學員黃夢瑤、張新慧參加了賽課活動。

名家示範引領
孫雙金特級執教示範課《敕勒歌》。孫特充滿趣味與活力的語文課堂非常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學生整節課都興趣盎然。下課以後,還有學生情不自禁地學習孫特高聲吟唱《敕勒歌》。
薛法根特級執教示範課《他像一棵挺脫的樹》。薛特清簡的教學環節、巧妙的教學設計、紮實的教學指導,為學生打開了人物外貌描寫的大門。“比誰‘寫得像’”發現問題,“看他‘怎麼寫’”學習方法,“比誰‘改得妙’”實踐運用,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提高了寫作能力,更學會了做事的完整流程——發現問題、學習方法、動手實踐。
吳忠豪教授以《積累語言經驗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為題,講座指出積累語言經驗是小學語文課最重要的教學內容,倡導小學語文要從重視語文知識教學轉移到強調語言經驗的積累上。語文課要通過實踐去豐富學生的語言經驗,讓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形成語感。
本次名師示範的另一個亮點是,特邀初中特級教師薛城給小學六年級學生授課。薛特引導學生把托爾斯泰的《窮人》和雨果的敘事詩《可憐的人們》作比較。學生從擬題、人物關係、環境描寫、主題表達等多方面分析,最後學以致用,在老師指導下,將古詩《送元二使安西》改寫為一個故事。初中特級教師的課堂給了小學老師很多 啟發。
選手風采
活動安排了24節課的現場教學比賽,三個會場同步授課。評委專家有: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無錫市梁溪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魏星特級,2016年度中國推動閱讀十大人物高子陽特級,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名師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兒童文學作家何夏壽特級,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首批領航名師王林波特級,教育部優課評審專家商德遠老師,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名師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小學語文教師》主編楊文華,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溫州市教師教育院小學語文研訓員何必鑽特級,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團新天地實驗學校曹愛衛特級和浙江省勞動模範方敏特級。
胡紅語文名師工作室的莊浩偉、趙靜怡等老師在不同會場擔任主持人。黃夢瑤、張新慧兩位成員參加賽課。
黃夢瑤老師執教三年級課文《方帽子店》。黃老師創設了校園廣播站招募“優秀播講員”的情境,引導學生在真實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中學習復述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獲得特等獎的好成績。
張新慧老師執教四年級閱讀交流《細菌世界曆險記:灰塵的旅行》。張老師從少年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招募計劃”出示挑戰項目,學生積極闖關答題後進行創意展示和知識運用。授課獲得一等獎。
觀名師課堂盛宴,悟教學競技之道。胡紅語文名師工作室也是本次活動的協辦主體。作為江北新區的名師工作室之一,胡紅工作室積極為大家創造機會,搭建平台,引領成員不斷走向教育前沿,實現專業躍升。(張新慧 黃夢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