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教育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省教育廳副廳長楊樹兵出席會議並介紹《人工智能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的相關情況。
據悉,《方案》的&&,不僅是對國家戰略的落實,更是江蘇作為教育大省的主動求變。2024年教育部啟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行動”後,全國已有184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納入國家級布局。此次方案進一步明確“貫徹國家部署、應對教育變革、構建數智生態”三大定位。
楊樹兵&&,江蘇是教育大省,在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改革創新方面理應主動作為、創新求變,助力全省教育戰線內涵建設提檔、轉型、升級,切實履行“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務。
楊樹兵介紹,《方案》分為八個部分、共二十二條,涉及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教師隊伍、科技創新、資源建設、教育治理等方面。針對不同教育階段,《方案》制定差異化賦能路徑。
“人工智能讓大規模個性化學習、精準化教學成為可能,更倒逼育人理念從‘知識本位’轉向‘能力為先’。”楊樹兵説,《方案》致力於推動各級各類教育課程、教材、教學體系智能化升級,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全學段、全要素、全過程,全方位助學、助教、助研、助管、助國際交流,打造江蘇“AI+教育”改革賦能新生態。
下一步,省教育廳將持續加大行動實施力度,一是抓緊研究&&各領域、各學段具體的行動計劃(意見、方案等),加快構建具有江蘇特色、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工作體系。二是建設一批省級人工智能實驗區和實驗校,在高校遴選一批人工智能助教、助學、助管、助評案例,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各領域各學段的融合應用。三是鼓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抓好《方案》各項舉措落地生效,定期開展總結分析,全面梳理、分析、交流建設經驗,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和模式,爭取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改革創新走在全國前列。(王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