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報告發布,31個參評地級市中,無錫排名第二
進位打造中小企業“有福之地”
5月19日,2024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報告發布,31個參評地級市中,無錫排名第二。相比去年首次參評排名第三,實現進位的無錫,錨定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城市,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中小企業發展的“有福之地”。
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工作由工信部委託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第三方對地級市及副省級以上城市在內的50個典型城市作評估排名。報告從市場環境、法治環境、融資環境、創新環境、政策環境五個維度出發,共收集5萬餘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總體持續優化,市場准入壁壘持續破除,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成效顯現,同時地級市潛力釋放。無錫正是其中之一。
據統計,無錫集聚了114萬市場主體、8000余家規上工業中小企業。如何為中小企業更好地“鋪路、賦能”一直是無錫思考的內容。
“您好,請問類似去年的吉利專場汽車産業交流會活動如何報名參加?”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公眾號上,一家企業的負責人如此留言。讓企業掛念着的,是無錫為幫助中小企業應對全球競爭加劇、經濟周期波動而創新推出的“十百千萬”市場開拓活動。
從“長三角”拓展到“粵港澳”“京津冀”,去年超110場拓市場活動中,無錫帶領中小企業組團出擊,達成合作意向訂單146個,企業總計獲取新增訂單近7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為企拓市場、搶訂單的連貫性舉措在與時俱進中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迎向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東風,今年以來,一場接一場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供需對接會接連敲開華虹等龍頭企業、長三角工業芯谷等産業園區的“大門”,撬動新的合作鏈結。報告中,這一以局部産業小循環促進經濟大循環的産業合作“無錫模式”作為服務亮點被特別提及。
創新支持,始終是無錫服務企業的優先項。連續兩年,無錫創新環境都在地級市中排名第二。不久前,省科技廳公布全省首批標杆孵化器,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等6家無錫載體入選,數量位列全省第二。僅這6家,就累計孵化了1573家科技企業。
做強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團”,助力科創産業載體建設的還有各類政策。無錫先後&&《無錫市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行動方案》《關於加快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在為打造“人工智能+”標杆城市&&的一攬子政策文件中,以“真金白銀”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的思路貫穿始終。
企業的創新活力是發展環境最有力的佐證:無錫科技進步貢獻率連續11年居全省第一,全市目前有效期內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數量分別為343家、2032家、7048家。
去年9月落地無錫,時隔6個月即帶着成熟産品亮相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智慧農業機器人研究所是無錫成長速度最快的中小企業之一。企業發布的農業機器人通用人工智能控制器uRCU已收穫了落地後的首批訂單。“無錫是我的‘新家’!”所長吳昊感慨,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無錫市産業創新研究院及無錫高新區管委會的支持推動讓企業得以在短短幾個月內快速落地轉化。他&&,這裡的人才、供應鏈、政策等要素資源都是企業發展的“催化劑”。
面對中小企業最容易遇到的融資貴、融資難“堵點”,無錫強化金融支撐服務,連續10餘年通過轉貸應急資金管理平台為企業提供短期資金服務,去年無錫市“465”現代産業集群與金融業融合發展大會上,33家銀行為企授信3991億元;更大力度優化市場准入環境,無錫推出“企業開辦、企業信息變更、企業登出”三個“一件事”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以系統集成、數據賦能助力各類經營主體准入準營;政策層面,無錫發布優化營商環境7.0方案,持續擦亮“無難事、悉心辦”營商環境品牌,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韓依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