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5月16日電 打造“AI+”教學矩陣、建設人工智能創新校、研發人工智能啟蒙課……5月16日,南京市舉行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行動計劃宣貫暨人工智能教育百大場景展示活動,為人工智能進課堂按下“加速鍵”。

  今年4月,南京市教育局發布《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及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應用百大場景,提出結合南京地域文化和辦學特色,構建“五多”課程體系,確保全市中小學100%開設人工智能課程。

  南京市電化教育館館長陳平介紹,《行動計劃》明確了六大行動目標,包括全面提升學生AI素養、顯著發展教師AI素養、持續優化AI課程體系等;部署八大重點任務,涵蓋智能基座構建、師資培優進階、課程開發創新等方面,為南京市未來三年人工智能教育發展繪製清晰藍圖,指明前進方向。

  交流分享環節,部分區級教育部門和學校匯報了三年行動方案發布後的推進情況。玄武區提出建設10所人工智能創新校,優化區域AI教育服務平台、打造“AI+”教學矩陣;南京市力學小學整合校家社資源,研發100節“小米粒人工智能啟蒙課”,編制《小學生AI使用倫理公約(兒童原創版)》;高淳區寶塔小學作為郊區學校,結合當地文化打造陶瓷、棕編等傳統工藝專用室,以人工智能助力學生社團的作品設計、製作和測評。

  現場教學觀摩環節,科利華中學現場展示的創學場景《AI互動燈光-城墻智能花燈創意設計》課程,讓學生借助信息科技AI教學套件等設備,將創意與技術結合;在趣玩AI多彩體驗區,學校以AI互動墻、導航機器人、倣生機器狗、對弈系統與虛擬現實技術,打造兼具操作性、趣味性與參與感的校園AI互動體驗空間。(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