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濱湖:科學匹配供給與需求,助優質項目落地生根

  精準施策優保障,讓“寸土”生“寸金”

  前不久,濱湖區胡埭鎮劉閭路和月季路交叉口,總投資3億元的迪富電子智能控制産品研發及製造項目開工,項目規劃建設3棟智能化工業廠房,建築面積約4.2萬平方米,通過導入工業互聯網平台和數字孿生系統,未來這裡將成為一處集智能研發、柔性生産、智慧倉儲於一體的智能製造基地。項目滿産後,年産值可達5億元。

  迪富電子智能控制項目的順利開工,只是濱湖區推進“好地塊配好項目”專項行動的縮影。據統計,一季度濱湖區省級重大項目開工率為50%,13個市重大項目開工6個,開工率46.2%。從中可以發現,濱湖“好地塊配好項目”專項行動正全面加速,在探索提升用地效率新模式的同時,加速實現産業升級換代。

  作為一線環太湖區域,較長一段時間裏,産業用地資源緊缺一直是濱湖産業發展的常態。為確保土地資源精準配置産業需求,通過大數據和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濱湖區持續對産業用地進行全面梳理和更新盤活並形成分類清單,最新發布的2025濱湖區産業空間地圖顯示,目前濱湖區可用産業地塊有43宗,面積超4000畝。分析這些地塊性質和分佈可以發現,今年濱湖區産業空間利用將堅持“集聚産業”和“精准保障”相統一的原則,推動優質企業和項目向産業園集中,形成資源集聚的規模效應。

  地塊出讓了,後期還要對産業用地持續進行“考試”。據悉,今年濱湖區對出讓地塊堅持“全鏈閉合”評審管理,統籌考核産業類型、投資規模、開發利用、産出效益等關鍵指標,不斷推動産業用地提質增效。以正在進行“全鏈閉合”評審管理的熱點招商區域粵浦富安智造科創谷産業園和復星人形機器人特色産業園為例,前者聚焦智能製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核心産業,集生産製造、中試成果轉化和生産配套等功能於一體,全面啟用後年産值可達15億元,年稅收超億元。後者聚焦人形機器人、智能製造、集成電路等産業鏈項目,運營達産後年産值約10億元、稅收約2億元。精準匹配後,兩地塊産業用地效率和效益均顯著提升。

  在盤活産業用地上,濱湖高招不斷。今年濱湖將通過“優規劃”促進資源整合,聚焦胡埭西拓區、山水東路科創谷等重點增量板塊,合理優化産業空間配比,有力加強規劃管控和用地支撐。同時,加快推進房屋徵收和工業園區“六抓六促”,持續深化空間騰挪,確保完成房屋徵收50萬平方米,騰退低效工業用地超1000畝,新增可利用成片工業凈地超600畝,為承接重大産業項目備足空間。同時,全力提速産業載體建設,打造更多“總部樓宇”和“億元樓宇”。(邵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