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鹽城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2024年度知識産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涉案金額累計超億元,涵蓋註冊商標侵權、假冒專利、地理標誌侵權等多種類型,多起案件還體現了跨省協作和新業態監管的特點。
“OLAPLEX”假冒化粧品案
2023年4月,東&市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網售“OLAPLEX”假冒化粧品。經與公安機關聯手成立專案組,從包裝供應到貼標灌裝,再到倉儲銷售,偵破了一個跨江蘇、廣東、浙江等5省8市的制售網絡。2018年12月至案發,嫌疑人劉某某生産銷售假冒化粧品逾百萬件,涉案金額超億元,形成了從包材採購、加工生産到終端銷售的完整“産業鏈”。2024年7月,公安機關將包括劉某某在內的22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此案涉案人員眾多、地域廣泛,展現了市場監管與公安協同“快、嚴、準”打擊侵權假冒的效能,對維護化粧品行業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安全産生了強大震懾。
風機假冒註冊商標案
2023年12月,建湖縣市場監管局根據上海奉賢檢察院移送材料,對鹽城某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進行立案調查。該公司未經許可,自行定制並更換上海某特種風機有限公司註冊商標標牌,將10&設備銷售至山東與河北,違法經營額14.4萬元。案發後,企業主動投案並賠償70萬元獲得諒解。2024年3月,市場監管局依法沒收侵權標牌並處以罰款。
本案是長三角知識産權保護協作機制的生動實踐,上海、江蘇兩地檢察、公安與市場監管部門全程配合,實現了“嚴、大、快、同”打擊標準,有效維護了製造業企業的正當權益。
包裝袋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
2016年獲授權的“包裝袋(雙燈精品400平版紙)”外觀設計專利,2024年11月,江蘇某紙業有限公司提請射陽縣知識産權局處理某超市銷售涉案衞生紙包裝袋的侵權請求。經審理,認定兩者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實質性差異”,構成侵權。2024年12月,知識産權局作出裁定,責令停止侵權行為。
射陽縣自2024年3月入選縣域國家級行政裁決規範化試點以來,積極推行“簡案快辦”模式,該案僅用42天完成審理,比法定周期縮短53%,顯著提升了行政裁決效率,降低了權利人維權成本。
“胖孩兒”牌奶瓶假冒專利案
2024年9月,濱海縣市場監管局執法檢查發現某母嬰用品店銷售標注“專利號:2015302*****.1”的“胖孩兒”PPSU奶瓶8瓶。經核實,該手柄專利已於2018年被專利複審委員會宣告無效,商家無法提供合法購貨憑證。2024年10月,依據新版《專利法實施細則》,市場監管局對其處以罰款。該案體現了新修訂專利法實施細則對“不知是假冒專利産品”的免罰條款嚴格界定,提醒經營者必須核實專利標識有效性並妥善保留進貨憑證,以防無意侵權。
其他案例還有——倣冒服飾商標案:檢查扣押近2千件偽冒“King Lai Catalpa”“kaNorway”拉鏈衫,違法經營額約53.5萬元。軸承座委託加工侵權案:查處加工含“SKF”標識軸承座,多為毛坯委託加工産品,違法經營額4.35萬元。制售假酒案:查獲一百多箱假冒國緣、夢之藍等白酒,並移送公安立案,涉假酒包裝工具齊全。地理標誌侵權案:查處未獲授權使用“阜寧大糕”集體商標的糕點産品,違法經營額5450元。餐飲服務商標侵權案:某龍蝦店在店招及抖音店舖擅用“羊東家”服務商標,違法經營額3萬元。乒乓球拍定位件專利侵權案:網絡店舖銷售侵權乒乓球拍直板定位件,被行政裁決制止。
2024年度鹽城知識産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中,案件類型從商標侵權到專利保護、從商品假冒到服務領域、從地理標誌到外觀設計,覆蓋了知識産權保護的多元領域;執法方式則貫穿公安、檢察與市場監管的協同作戰,也體現了縣域國家級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範化建設試點的高效裁決。總體看,鹽城以“嚴、大、快、同”為總要求,不僅對高額涉案金額與跨省侵權網絡保持零容忍,也對新業態、新機制下的監管執法進行了有益探索。(張本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