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黃海之濱射陽縣臨海鎮的八大家集市,恰似一枚鑲嵌在歲月長河裏的明珠,歷經時光淬煉愈發璀璨奪目。每逢3、8尾數的日子,這裡便人聲鼎沸,一場充滿活力與希望的鄉村盛會準時上演。

  天還未完全破曉,街道早先的寂靜已被打破,商販們駕駛着貨車,早早地來到集市。他們輕車熟路地停穩車輛,動作利落地在攤位架上鋪展薄膜,將琳瑯滿目的商品碼放得整整齊齊。緊接着,此起彼伏的吆喝聲驟然響起,宛如一支支靈動的號角,喚醒了沉睡的集市,也奏響了鄉村煙火的序章。

  漫步集市,各種新鮮副食品,勾起人們對農家美食的嚮往;手工編織各式各樣的柳製品,精巧別致,充滿民俗風情;晶瑩剔透的糖葫蘆,裹着甜蜜的糖衣,讓人垂涎欲滴……從日常用品到特色美食,從手工藝品到農副産品,集市上的商品應有盡有,濃濃的“煙火氣”撲面而來,展現出鄉村生活的豐富多彩。

  八大家集市作為射陽河北最大的集市,歷史悠久,它承載着幾代人的記憶。現如今的八大家集市早已超越了傳統交易場所的範疇,成為鄉村産業蓬勃發展的孵化器。射陽縣臨海鎮副鎮長掌權滿懷自豪地介紹:“對於鄉鎮而言,趕大集不僅滿足了農民的交易需求,更是提振鄉村經濟的有力舉措,為産業振興注入了新動力。”事實也正是如此,在鄉村大集的帶動下,農業效益不斷提升,農村煥發出新的活力,農民的收入也節節攀升。

  近年來,臨海鎮因地制宜、因“集”施策,在全鎮範圍內大力拓展逢節市場。除集鎮逢3、8的日子趕集外,該鎮中五社區按1日、6日開集,團洼社區逢2日、7日開集,雙洋社區逢4日、9日開集,六垛社區逢5日、10日開集,形成了群眾天天有集趕、商販循環出攤位的繁榮景象。同時,該鎮對集市進行全面規範提升,增設大量攤位,優化服務質量,積極引導動員有能力、有意願的群眾入市經營。對於區位優勢明顯、人流量大、交易頻繁的八大家大集,更是全力支持其改造升級為日常性集貿市場。

  在臨海鎮農貿市場大集上,各式農具琳瑯滿目,釘耙、鐵鍬、柳編木制器具等,展現着傳統農耕文化的魅力;當地特色小吃讓人回味無窮,涼皮爽滑、馓子酥脆、地瓜番茄香甜可口;泥螺、小蟹、帶魚等海鮮,新鮮肥美;西瓜、草莓等水果,香甜多汁,讓群眾盡情享受舌尖上的甜蜜。吆喝聲、還價聲、雞鳴犬吠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熱鬧非凡的鄉村交響曲。

  八大家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家斌感慨地説:“八大家社區距縣城35公里,農民去縣裏出售農産品和購買商品十分不便,在本地大集上交易就成了大家的約定俗成。趕大集早已融入臨海人的血脈,成為代代相傳的風俗習慣。”

  農村大集還是農技下鄉的重要平台。近日,臨海鎮農業農村辦公室組織的“科技趕大集”活動在集市上開展得如火如荼。圍繞小麥、大蒜、蔬菜、植保、土肥、農機、種子等方面,工作人員為村民提供諮詢服務,現場解答疑問,併發放科技資料,進行手把手教學,將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知識送到農民身邊。

  不僅如此,大集還賦予文旅融合新動能。“文化大集”“非遺大集”“雲上大集”等特色板塊紛紛亮相,文藝巡演精彩紛呈,非遺剪紙技藝令人讚嘆,直播帶貨助農活動熱火朝天。通過“觀非遺、賞民俗、品美食、購好物,游臨海”的立體化趕集體驗,廣大市民與游客深切感受到傳承千年的臨海傳統文化,品味到物阜民豐的人間煙火。

  如今的射陽臨海大集,正以嶄新的姿態,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它不僅是農民的致富之路,更是鄉村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紐帶,為鄉村的繁榮發展描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張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