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湟中區多巴鎮玉拉村現代農業産業園,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棚內一片蓬勃綠意,草莓園內,一壟壟草莓長勢喜人,草莓實現一年四季不間斷供應,顆顆飽滿紅潤的草莓乘上了發展的“東風”,出山達海,成為農民“致富果”。

  “玉拉”為藏語音譯,寓意“糧倉”,玉拉村地處多巴鎮北部,因西納川河穿流而過,滋養出這片肥沃的土地,也為玉拉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天然優勢。

  近年來,依託“棲霞——湟中幫扶平台”,湟中區政府與江蘇省農科院合作共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西寧高原草莓種業研究院”,在多巴鎮玉拉村實施脫毒草莓育種中心項目,引入江蘇優質草莓種苗在高原進行培育生産,並由江蘇省農科院專家團隊常年駐地指導,通過打造“科研飛地”,促進育苗新品種、培育新技術、産業新模式、銷售新渠道在湟中落地。

  這種“傳幫帶”的模式,正推動産業園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湟中區作為青海省西寧市脫貧人口最為集中的區域,始終把發展特色蔬菜産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主要途徑,依託資源優勢和産業基礎,在豐富群眾“菜籃子”的同時,帶動2.06萬名群眾增收致富。2024年,湟中區蔬菜播種面積12萬畝,産量突破30萬噸,蔬菜種植面積及産量都位居西寧市第一、佔全省近五分之一,已成為西寧市主城區蔬菜供應的“大後方”。(周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