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課堂裏有滿滿的愛和創新,學生都會喜歡。
——高子陽

作為從未離開過課堂的一線教師,他想盡辦法讓“100% 的學生愛上讀和寫”。因為他從工作起,便堅持讀書、寫作、實踐,並收穫諸多幸福。他致力於將“少做題,多讀書”落實至每個學生身上。
他創造了“1525+N”多讀多寫體系,即小學六年至少讀完 1000本圖畫書、500本“橋梁”書、200本100~200頁的經典童書,且初中至未來人生每年至少讀50本書,每天堅持寫N行小日記。在課堂上,他20餘年堅持大聲讀整本書給學生聽,一本接着一本讀;有百餘萬名學生的父母接受了他的培訓,不少家庭堅持每天做“讀+寫”一小時作業;他創造了“讀書等身”評價法,即每年讓學生把自己讀過的書、寫過的日記本、作文本及相關作品壘起來,與其拍一張照;他開展了創意讀寫實驗,即每週從閱讀過的一本創意無限的書中抽出“創意題”,周末只寫創意作文作業;他閱讀大量AI類書籍後快速把生成式AI引入了課堂,個性化學習、跨學科學習、深度學習、自步學習、精熟學習等在他的課堂中出現了;他堅持讓學生與AI同行,與學生共同快速感受“第四次教育革命”的獨特。
他認為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與學生共同做“我學習”的事。
高子陽,江蘇省昆山市玉峰實驗學校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江蘇省“333 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被評為2016年度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首批姑蘇教育領軍人才。7次獲得江蘇省教育教學成果獎、教育科研獎。在3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始終奉行“少做題,多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