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省市水利部門認定,射陽縣2024年建成農村生態河道39條165.56公里。截至目前,射陽縣共建成農村生態河道289條1546.28公里。
射陽縣地處黃海之濱及蘇北裏下河地區腹部下游,境內現有縣鄉河道724條、長度3461.6公里,其中縣級河道74條866.9公里、鄉級河道650條2594.7公里。過去,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農村生産形式的改變,致使人們生態環境意識薄弱,境內河道淤積堵塞、雜草叢生、水體臟臭,岸坡垃圾遍地、隨意佔用、雜亂無章,既影響農村生態環境,又制約鄉村振興步伐。
近年來,在積極響應上級生態文明建設號召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射陽縣把加快推進農村生態河道建設擺上突出位置。針對境內鄉村河道狀況,由縣水利局牽頭組織,科學制訂輪浚清淤、岸線整治規劃,並持續組織實施。
在建設過程中,射陽縣堅持重點突出與面上鋪開相結合。每年有計劃地選擇1至2個重點鎮實施全鎮整體推進,充分顯現規模示範效益。2024年,射陽縣投入大量資金,對多條河道、岸坎進行高標準、高質量的疏浚整治。同時,對河道兩側全線綠化,鋪設馬尼拉、三葉草草皮以及播撒草種護坡,栽植銀杏、大葉女貞、垂柳、紅葉石楠、青楊球、紫薇等各類樹木。在生態示範河道打造上,採取打樁防護,保持河道彎曲、平順、生態的自然形態。
早在實施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之初,射陽縣就把建後管護擺上重要位置。結合落實“河長制”,將建設和管護農村生態河道列入職責之中。縣、鎮兩級設立總河長,對農村大、中溝實行二級河長制,明確由各鎮區和駐射農鹽場黨政“一把手”任“一級河長”,沿河村居負責人任“二級河長”,骨幹溝由所在地村居負責人任片區河長。全縣1300多條大、中溝共設立鎮級河長202人,2358條骨幹溝共設立村級河長344人,實現了農村河長制全覆蓋。
農村河道面廣量大,僅靠鎮村幹部兼任“河長”管護遠遠不夠。為此,射陽縣按照農村環境綜合管護“五位一體”要求,將河道管護推向市場,各鎮村公開招標,明確管護保潔隊伍,簽訂管護合同,近3000名專兼職河道管護人員上崗。以河定責,落實轄區河道管護標準,要求河面清潔無漂浮物、無有害水生植物;河岸堤防完整,河坡整潔無垃圾、無亂種亂墾、無亂建亂堆亂挖;河道通暢無壩埂等行水障礙物,實現了農村河道管護全覆蓋、無死角。
當前,射陽縣境內呈現出河道水碧流動、魚蝦跳躍,坡坎草茂、樹綠花艷的靚麗景象。射陽縣目前建成的60條(個)幸福河湖中,近半數為農村河道,正得益於該縣持續的整治投入和科學有效的管護舉措。射陽縣不僅在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上進度快、質量高,在建後管護上更是責任明、措施實,為打造農村生態美麗環境、促進鄉村振興夯實了基礎。(張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