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在新犁村的田間地頭,一場別開生面的“新犁灣興治理 強賦能助農戶”農業技術交流活動在南京江北新區長蘆街道新犁村圓滿落幕。活動特別邀請新犁村退休老書記戴永平與南京農學會副秘書長、南京供銷集團為農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謝輝共同深入田間,為當地農戶送上“技術及時雨”,譜寫了一曲新老兩代人共繪鄉村振興的動人樂章。

老驥伏櫪守初心 數十年見證變遷
活動伊始,戴永平站在自己深耕數十余載的農地上動情開講,隨着他娓娓道來,新犁村農業發展的鮮活圖景在眾人眼前展開。“看這連片的小麥,二十年前還都是荒地;現在枝頭挂果的桃林,都是我們農戶一棵棵種出來的……”講到動情處,戴永平彎腰抓起一把泥土:“這片地哪個地方適合種啥,我心裏有本賬!”

專家把脈開良方 科技賦能産業升級
謝輝結合戴永平梳理的種植脈絡,針對當前生産痛點開出精準“處方”:在小麥種植區,謝輝蹲身撥開麥穗,“小麥進入揚花期,要抓住小麥赤霉病防治窗口期,盡快完成‘一噴三防’”。桃園裏,謝輝向果農給出了如何正確施肥的相關建議,“一定要重視秋冬季基肥施用,基肥約佔全年施肥量60%,像這樣環狀溝施配合生物菌肥,明年産量會有顯著提升”。面對瓜農憂心的重茬難題,謝輝也舉起嫁接苗詳解:“用南瓜砧木嫁接,配合輪作、高溫悶棚、施用微生物製劑等措施,連作障礙迎刃而解。”

接下來,新犁村將以此次農業技術交流活動為契機,將“鄉土智慧”與“科技良方”深度融合,構建起常態化助農機制,用“腳沾泥土”的踏實行動,不斷續寫鄉村振興新答卷。(朱金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