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日前,國家知識産權局公布了2024年度知識産權信息服務“十佳案例”和15個“優秀案例”名單,由江蘇省知識産權局報送的2個案例分別入選。此前,江蘇省知識産權局徵集評選了一批知識産權信息服務優秀案例,即日起,我們將陸續推出系列報道,專題介紹相關案例。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數智化專利導航賦能未來産業高質量發展》案例,成功入選江蘇省2024年度知識産權信息服務優秀案例。這一案例不僅展示了南京理工大學在知識産權數智化服務方面的系統探索,更體現出其在服務南京“2+6+6”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中的創新實踐。
搭建專利導航“智慧中樞”
南京市近年來聚力打造以軟體信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未來産業新賽道。為精準支撐這些新興領域的發展,南京理工大學依託其自研的知識産權大數據&&、智能TRIZ創新專家系統、科技成果價值評估系統、大模型系統等工具,構建起一套覆蓋技術預判、專利布局、成果評估的全流程服務體系。
特別是在以鼓樓高新區為代表的未來産業集群中,南理工將全球科技前沿情報與本地創新數據有機融合,建設了覆蓋量子信息、智能網聯汽車、基因技術等方向的專題數據庫,發揮專利導航在洞察趨勢、引導布局、評估價值等方面的作用,精準支持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創新決策。
“151工程”服務逾百家企業
南京理工大學面向“專精特新”企業推出“151工程”:為10家企業提供全方位知識産權服務,為50家企業提供定制化專利信息服務,為100家企業開展專題培訓。服務過程中,該校通過“知識産權服務進企業”活動,為企業量身定制專利導航圖譜、預警分析、測評報告等,幫助企業提高專利質量和核心競爭力。
在服務南京中網衛星通信、蘇博特新材料、中電環保等重點企業過程中,學校為企業提供天然氣能量計量、通信設備、新材料等細分領域的專利分析,幫助其把握技術趨勢、優化研發路徑,部分成果已在項目立項、研發實施中發揮直接作用。
專題數據庫覆蓋30多個領域
截至目前,南京理工大學已建設30余個未來重點産業專利專題數據庫,覆蓋智能製造、人工智能、車聯網、碳中和、高技術船舶等關鍵方向。在“碳中和技術”專題庫中,系統集成了新能源利用、碳捕集、煤炭清潔利用等專利信息;在“智能網聯汽車”專題庫中,則涵蓋了車輛關鍵技術、交互技術和支撐技術等模塊。
這些數據庫支持快速檢索、智能分析、趨勢預警,並免費向企業和科研人員開放使用,真正實現“&&共享、價值共創”。
“人工智能+知識産權”成新引擎
南京理工大學還構建了全國首個專注知識産權服務的大模型系統IP-GPT,支持專利搜索、侵權分析、服務諮詢等功能,為企業和研究者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智能問答服務。搭配上線的TRIZ專家系統、價值評估&&等數字工具,構建起一個具備創新設計、技術評估和管理諮詢功能的“知識産權智能工作&”。
據介紹,該校為數百家創新主體提供了基於AI分析和專家系統推理的技術方案建議,幫助解決發明難點、優化産品設計,極大提升了發明創造效率和專利含金量。
提供智庫支撐,服務政府科研決策
在高端智力支持方面,南京理工大學不斷推進知識産權與創新研究融合,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重點項目,併發布了《未來産業與創新型産業集群專利分析報告》系列成果,為地方政府實施“産業強市行動計劃”提供決策參考。
南京理工大學還承擔了多個地方委託課題,聚焦數字經濟、創新治理、專利風險控制等領域,形成知識産權助力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體系和實操路徑。
從高校實驗室到企業一線,從數據庫建設到大模型應用,南京理工大學的知識産權服務正在形成系統化、&&化、智能化的運行機制。其數智化專利導航服務不僅幫助企業縮短研發周期、降低創新成本,也為南京市未來産業優化結構、提升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撐。(張本甫 朱雨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