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是親戚間聯絡感情、互相慰問的一種交流方式。城區學校與鄉村學校之間,以走親的形式開展藝術交流,將迸發出怎樣的火花?

  近日,吳江區南麻小學與蘇州市第六中學聯合開展“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裏·“藝”起向未來藝術實踐活動,以藝術之名,小手拉大手,讓城與鄉在一起、師與生在一起、高中生與小學生在一起。

  一出“好戲”:領略藝術之美

  蘇州市第六中學發揮藝術教育資源優勢,為南麻小學師生、家長送上了一台藝術盛宴,無伴奏合唱、民樂合奏、舞蹈、朗誦、情景劇等節目精彩紛呈。在江蘇省第八屆中小學藝術展演中,六中合唱獲特等獎,戲劇和舞蹈均獲一等獎第一名,其中合唱團將代表江蘇省赴長沙參加全國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南麻小學表演的旗語操、三話小品《全蘇無詐》等節目也得到了充分肯定。

  一碗“野火飯”:共享鄉村之美

  活動期間,正值南麻小學一年一度的油菜花節。校園裏,南小師生親手種植的萬株油菜開成了金色的花海。南麻小學用好鄉村資源,邀請六中師生一起體驗鄉間民俗——燒野火飯。演出一結束,大朋友與小朋友一起架鍋起灶,做起了豌豆鹹肉飯,包起了燒麥、餛飩……夕陽西下,炊煙嫋嫋,笑臉在花田間穿梭,笑聲在野火飯的焦香裏融化,這便是春天快樂的味道。

 一份“約定”:踐行“美美與共”

  活動現場,蘇州第六中學把南麻小學列為實踐基地,蘇州市教育局、吳江區教育局、吳江高新區(盛澤鎮)領導為基地揭牌,雙方將建立雙向交流合作,在藝術創作、藝術傳播等方面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期待兩校加強交流,共同用藝術去點亮孩子們的心靈,讓藝術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用藝術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蘇州六中書記張胥奎&&,未來兩校將繼續以藝術為名,持續開展大手拉小手“走親”活動,為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作出探索。

  “希望南小的同學在校園裏能收穫更多的‘童年小美好’,從藝術中汲取成長的力量,並激發成為強國力量。”南麻小學書記、校長孫浩良説。(楊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