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熟市淼泉小學,學生早晨到校後先放下書包,到操場開啟“晨練模式”;每天第一節課不是學科課程,而是“全員體育課”;每週一開展“體育游戲周周教”,由青年教師輪流教授體育游戲,學生畢業前可學會200多個游戲……這所一年級外地生源佔比近80%的普通鄉鎮小學,通過開展“以體樹人”行動,實現了師生、生生關係的親密無間,繪就了“活潑潑”的育人畫卷。
這是蘇州市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紮實推進“2·15專項行動”的生動寫照。2025年春季學期以來,蘇州積極“解鎖”體育運動新內涵、新形式,深化“五育”並舉,助力學生增強綜合素養,提升體質健康,實現全面成長。

分秒必爭,新學期迎來新變化
上午10點20分,第二節課下課鈴聲響起,蘇州市昆山開發區震川小學教學樓前廣場、教室走廊瞬間熱鬧了起來,孩子們三三兩兩走出教室,開展跳繩、跳皮筋、木頭人等游戲活動,收穫滿滿的快樂。新學期開學後,該校參照昆山市教育局統一制訂的作息時間表,將上午第三節課和下午第一節課時間作了相應調整,在保障課間延長至15分鐘的同時,新增了30分鍾大課間。
“學校工作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何在不增加學生在校總時長的前提下合理規劃作息時間,是很多家長擔憂的問題。”昆山市委教育工委委員仲躋宏説,考慮到小學學段和初中學段學情不同,在結合全市學校規模、城鄉區域、食堂條件等因素的基礎上,昆山市教育局制訂中小學校不同學段的參考方案。與此同時,不少學校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了調整,靈活優化時間安排。
“除了時間上的安排調整,我們還要求各地各校在體育活動時間管理上精打細算,分秒必爭。”蘇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針對30分鐘的大課間,該市鼓勵各校科學規劃流程,在整隊環節通過提前設定站位、音樂引導等方式,將時間控制在3—5分鐘內,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質性的體育鍛煉,有效提高大課間活動的科學性、實效性。
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在春節前完成了所有學校新學期作息時間表的審核、指導與改進工作。開學後,該區教育局、教發中心組織機關工作人員、教研員等100餘人前往各中小學視導,重點查看課間、體育課落實情況。圍繞課程改革與大課間實施等問題,全區組織體育教師開展專題研討2次。“我們把體育課和課間活動作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場域,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從中獲益。”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楊原明説。

深挖內涵,將“主動權”還給學生
戴上AR眼鏡,佩戴傳感器裝備,一個充滿“未來感”的虛擬體育世界逐漸呈現在眼前……新學期,南京師範大學附屬蘇州石湖實驗小學引入“HADO(電子躲避球)”項目,該項目融合數字特效和運動競技,點燃了學生的運動熱情。“以前我不太敢在大家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總擔心説錯話。但在AR世界裏,為了完成任務,我必須勇敢説出自己的計劃。”該校六(18)班學生姚一誠説。
“課間延長至15分鐘,我們一直在思考怎樣更好地吸引學生走出教室,跑一跑、跳一跳,活動身心。”據蘇州市胥江實驗中學校黨總支書記姚浩宇介紹,該校分別召開全體教師、班主任、體育教師、體育委員的動員會,從不同層面發出“2·15專項行動”倡議書;同時深入調研、因地制宜,以學生喜愛、方便快捷為出發點,創新設計多樣化的“健體超市”,提供12類活動場區,在原有足球、籃球等活動區基礎上,增設傳統體育項目、健美操、匹克球、網球等活動區,充分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鍛煉需求。
在昆山市玉峰實驗學校,傳統跑操已全面升級為“體能+趣味”組合模式:前10分鐘進行跳繩、仰臥起坐、八字跑操等基礎訓練;後20分鐘分年級開展“羊角跳、換物賽”“障礙挑戰賽”“古詩韻律操”等50多項特色項目。同時,利用校本特色課程“快樂體操”的優勢基礎,該校還開發了武術操、街舞啦啦操、花球啦啦操等集體運動,確保學生每天都能參與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激發孩子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
“課間15分鐘”不僅是學校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落實“五育”並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載體。在蘇州大學相城實驗小學,喜歡動手拼搭的孩子用一塊塊積木搭建出心中的奇妙世界;喜愛閱讀的孩子捧起書本,讓思緒在文字的海洋裏暢游。課間15分鐘,孩子們還可在機器人編程項目裏盡情探索,碰撞出科技與創意的火花……
綜合施策,“小運動”撬動“大健康”
“2·15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學生校園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有哪些收穫?日前,蘇州科技城西渚實驗小學校副校長吉守益做了一個小實驗——早上7點40分,他將運動手錶遞給該校六(8)班學生陸其鑫,讓他記錄一日活動情況。一天下來,陸其鑫的校內運動步數達16068步,消耗熱量1277千卡。“這説明孩子們在校內綜合性體育活動中的運動強度並不低。”吉守益説,“和運動強度息息相關的是學生的體質健康率。自‘全員運動’開展以來,流感高發季學生感冒人數同比大幅減少,‘小運動’正在撬動孩子們的‘大健康’。”
在“2·15專項行動”的深入推動下,充分利用體育活動時間激發學生活力,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在運動中綻放光彩,正逐漸成為蘇州各地各校的共識。“‘2·15專項行動’是育人理念、辦學方式、教學方法、資源配置、教育管理等多方面的綜合改革。”在蘇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教研員季斌看來,各地各校應進一步加強對學校體育的重視程度,豐富體育課程設置,積極樹立體育課程育人理念,不斷增強體育課程改革的內生動力。(王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