焜鍋、饅頭、油香等簡單的湟中農家饃饃,衍生出五十多個品種,300余家店舖遍及青海省內外各地,帶動千餘人就業致富……借助棲霞湟中協作東風 ,湟中“農家饃饃”變身“金餑餑”,折射出東西部協作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如何把“土特産”做大做強?打響品牌是關鍵。當一個個帶有“鄉土”味的産品成為耳熟能詳的品牌,其背後的一項項産業便能激發出鄉村振興的潛力。為進一步推動湟中“農家饃饃”勞務品牌已實現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依託東西部協作平台,兩地建設漢水溝村饃饃産業發展中心(饃饃扶貧車間),全面帶動農村從業人員創新創業和勞務品牌的發展。截至目前,湟中區共有264家饃饃鋪成功吸納1527人就業,人均增收3萬元以上,為當地群眾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為做精做靚“農家饃饃”勞務品牌,棲霞湟中兩地將通過政策支持、技能培訓、搭建就業平台和協助品牌推廣等措施,積極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勞務品牌培育體系,打造具有湟中特色的勞務品牌矩陣,努力實現“以品牌引領産業發展,以産業促進就業增收”的戰略目標,在共進、共榮、共贏中,攜手譜寫着東西部協作工作的嶄新篇章。(周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