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加速邁向碳中和的背景下,全球供應鏈正經歷深度重構,産品碳足跡管理從“可選項”轉變為企業發展的“必答題”。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歐盟新電池法規等政策相繼落地,要求産品全生命周期透明披露碳排放數據,倒逼供應鏈綠色轉型升級。面對這一趨勢,碳足跡國際標準的作用日益凸顯。2025國際標準化(麒麟)大會聚焦“碳足跡國際標準”,為全球企業破局綠色貿易壁壘、搶佔低碳經濟先機提供戰略支點!

貿易政策驅動全球供應鏈向綠色轉型
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作為全球首個碳關稅政策,CBAM自2023年進入過渡期,2026年1月起將全面實施,覆蓋鋼鐵、鋁、電池等六大類産品,要求企業對進入歐盟的産品進行碳排放量的核算和報告,並在必要時購買CBAM證書。經有關專家測算,未來可能會有至少兩萬億元中國出口産品直接面對碳關稅壁壘及隱性碳成本的挑戰。

歐盟新電池法(EU):2023年8月正式生效,對進入歐盟市場的電池産品在碳足跡聲明、電池回收率、盡職調查、回收材料佔比和電池護照等多方面做出規定。法案對電池碳足跡、回收率提出量化要求,將倒逼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加速低碳技術研發和供應鏈透明化,未達標産品將面臨市場准入限制。
碳足跡國際標準:破解綠色貿易壁壘的關鍵
國際標準作為世界“通用語言”,是國際貿易的“通行證”。實現標準的互信互認,不僅是國際貿易順暢運行的基礎,更是各國共同遵守的重要技術準則。構建國際互認的碳足跡標準,將幫助企業減少重復認證、降低貿易壁壘,有效提升碳管理的透明度與合規性,推動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建設,持續打造綠色製造體系,促進循環經濟模式發展,重塑全球産業生態。

搶佔綠色經濟制高點,從讀懂標準開始!
2025國際標準化(麒麟)大會將匯聚政府及國際組織代表、院士專家、商業領袖,圍繞産品碳足跡標準體系、電碳協同、綠色供應鏈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交流,共繪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敬請期待!
參會信息
時間
2025年4月16日至17日
地點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麒麟生態公園二期IEC國際標準促進中心(南京)D區會議中心
會務組&&
025-87781905

掃描上方二維碼
進入大會官方網站註冊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