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春光明媚,徐州市銅山區漢王鎮紫金山下紫山村裏的各類非遺工坊,邀請游客體驗製作技藝。
沿山間小路經過紫山村,陣陣中草藥香撲面而來,游客們循着香氣走進曹氏香包藝術工作室。工作室裏擺放着多套研磨工具,針包布面一應俱全,不少游客饒有興趣地體驗手工香包製作。工作室負責人井秋紅邊縫製香包邊向游客介紹:“‘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入春後村裏家家習慣自製香包防感冒、抵禦蚊蟲,香包的縫法跟縫被面一樣,並不複雜。”
“福袋花餑餑寓意代代有福,壽桃寓意健康長壽,今天我們就用不同顏色麵糰學着製作這兩款花餑餑。”徐傑非遺藝術館內,銅山區花餑餑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岩在為游客講解花餑餑製作技巧。參與者將不同顏色的麵糰揉捏出不同造型,放入鍋中蒸熟,20分鐘後就能帶走親手製作的花餑餑。
紫山村是清代學者張竹坡的故里,村內還留有清末民國時期書法家張伯英的故居,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紫山村改造村民閒置房屋,引入10多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設工作室,着力打造紫山藝術村落,煥發傳統村落新生機。(陳彤 周楠 柳明揚 李春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