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4月3日電(張本甫)4月2日,由中央、省級媒體組成的“奮進的通州”2025新聞行動採訪團走進南通市通州區,深入興東街道、平潮鎮、五接鎮等産業一線,實地探訪企業,聚焦科技創新、智能製造、産業升級等領域的前沿實踐,見證通州以“智造”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在江蘇權正科創産業園,採訪團目睹了檢驗檢測領域的“硬核實力”。作為通州區檢驗檢測行業的領軍企業,該園區實驗室面積超1萬平方米,配備200余&高端儀器,服務覆蓋食品、農産品、水質等六大領域,年檢測能力達數萬批次。

“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份檢測報告都成為食品安全的‘通行證’。” 江蘇權正科創産業園副總經理張榮榮介紹,企業深耕食品檢測領域近十年,與江南大學共建科研合作平台,推動快速檢測技術突破。“未來,我們將繼續以‘新服務、守規矩、創標準、贏未來’為宗旨,為守護百姓餐桌安全貢獻力量。”
南通麟優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智能型自動投籃機項目”,其核心部件為高端汽車及改裝車所選用的空氣懸挂及控制系統,用輕型鋁合金控制重量,採用NBA拋投式發球方式。目前研發團隊完成了藍牙款可編程智能款的軟硬體開發,實現了由美國進口TI芯片到國産芯片的替代方案。麟優科技2024年成功申報區510英才計劃,全年銷售達到3000萬元。

在南通鋆鼎精密科技股份的生産車間,採訪團見證了“毫米級精度”的震撼現場。作為全球風電設備精密部件的核心供應商,企業以“最高精度達1/10毫米”的技術壁壘贏得國際市場認可,60%客戶為國際頭部企業。“技術工藝與人才戰略是雙輪驅動。” 董事長程建新透露,企業70%管理團隊來自長三角,越南工廠一期投産即盈利,歐洲基地正在籌建。“我們不僅要‘中國製造’,更要‘中國智造’,讓通州精密製造走向全球。”

南通象嶼海洋裝備的船塢旁,一艘即將交付的散貨船巍然矗立。作為廈門象嶼集團旗下企業,象嶼海裝年造船能力達40艘,2024年産值突破56億元,其63500DWT散貨船市場佔有率穩居行業前列。“每一艘船都是通州製造的‘大國重器’。” 生産管理部張洋介紹,企業擁有擁有船&6座、20萬噸級幹船塢1座,“我們將以綠色製造和數字化轉型為引擎,為海洋強國建設注入通州動力。”
從實驗室裏的科研攻堅到車間裏的智能製造,從長江岸邊的萬噸巨輪到全球化布局的精密製造,通州正以“科創+智造”雙輪驅動,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