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教育大會擘畫了新時代常州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藍圖,吹響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市的奮進號角。今日走進武進區,邀請武進區教育局局長周敏暢談區域教育發展實踐,解碼武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

  讓每一個學生有力量地奔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擔當。學生身心健康是實現教育強國的根本保障,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2025年是教育強國建設全面布局、高位推進之年,迫切需要我們在宏大場景中精準把握學生健康工作的新定位,鎖定“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為教育強國建設夯基加力”目標不動搖,以更為宏闊的視野和更加主動的擔當,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每一個學生的當下,更好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有健康的體魄

  武進區教育局通過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讓“健康第一”落細落地。以經營模式、食材招採、資金監管“三統一”和師生“四同”制度做好食堂管理,以全流程監管、全方位介入、全系統提升護航舌尖安全,確保師生吃得安全營養健康。堅持“天天體育、處處運動、人人健康”的理念,開啟區域“全員參與、全程育人、全方位培養”身體素養教育計劃,在全區推進“戶外體育擴時長、生活體育拓時空、親子體育成日常”的學生康健生活圈,積極探索“體育+健康”“體育+心理”“體育+勞動”等系列主題項目實踐,真正實現以體強身、五育融心。全面啟動“2·15”體育專項行動,有效落實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每個課間15分鐘。全面實施體育鍛煉增時計劃,每天上下午各安排30分鍾大課間體育活動。全域推進中小學陽光體育課間活動展評,挖掘創新經驗,輻射優秀成果,引導學生走向操場、主動鍛煉。全面實施“學校明亮工程”,常態化開展視力篩查監測,改善學生閱讀、書寫用眼環境,加強科學用眼、護眼、愛眼知識和技能教育,提高學生近視防控能力。讓全區青少年兒童腳下有力、臉上有汗、眼中有光,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力量向着美好生活奔跑。

  有智慧的頭腦

  武進區教育局結合地方特色,圍繞“紅色根脈、文化自信、法治教育、科技強國、生態文明”五大主題,統籌建立了思政課“五金”建設聯盟,全力打造區域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精研習語金句、打造示範金課、培育領雁金師、創新育人金路、哺育區域金色”的武進樣本。作為全國科普示範區,武進為區內中小學量身打造了一套高質量的科普數字資源包和可科普資訊的武進科普地圖。啟動青少年數字科技素養“數苗計劃”,整合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等多方資源,引領全區科學教育發展。以全國首批中小學科學實驗校為引領,實現實驗教學創新育人的學段貫通。充分發揮“生態濱湖區 現代智造城”的區域資源優勢,深入推進勞動教育“大課程”建設,形成“一校一品”實踐田的基礎上,打造“三公里勞動圈”,集中開發每學年設立的、以集體性勞動為主、具有一定勞動強度和持續性的課外、校外勞動周實踐課程,用好十二年一貫的“勞動周學生活動手冊”,打造中小學生內心嚮往、樂於踐習、動手動腦、體驗成功的“歡喜田”。

  有堅韌的心理

  武進區教育局堅持“致廣大而盡精微”,實現隊伍、平台、課堂、監測四位一體,用心守護學生心理健康。實現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比100%。加強學科教研,建立常規調研聽課制度與教學評優制度,讓心理課成為學生最“心動”的課。用好區域獨創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線上學習公益平台,讓全學段覆蓋的2000多門優質課程成為全區家長育兒的“工具箱”,成為守護青少年兒童的“心家園”。進一步完善入學普測、成長分類測、重點監控測三類機制,係好學生身心健康保護“安全帶”。武進將進一步深化課堂安全教育,推進自主編寫的國家科學技術部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安全教育》讀本深度應用,關注校園、家庭和社會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強調健康心理的養成,提高生存技能,幫助學生認識、尊重、熱愛生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能力奔向想去的地方。(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