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3月28日電(龐雪汀)3月28日上午,由江蘇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賦能與探索:人工智能驅動社會科學”研討會暨江蘇省社會科學院人工智能與社會科學創新中心成立大會在南京舉行。來自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的學者、媒體代表逾60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江蘇社會科學研究邁入“AI+社科”創新紀元。

  會議期間,江蘇省社會科學院人工智能與社會科學創新中心正式成立。江蘇省社科院與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中國移動江蘇公司、省人工智能學會、新華雲媒集團等五大機構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構築“政産學研用”創新矩陣,共同打造協同創新生態,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轉化。

  與會領導嘉賓對於中心成立寄予厚望。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趙金松&&,當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多元,社科研究應深入實踐,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加大人工智能在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文化建設等各領域的應用研究。社科界要積極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能力研究,將算法測評、數據倫理等維度納入評價體系,形成預防、識別、追溯的全鏈條治理體系,營造良好的學術創新生態。

  江蘇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新科&&,人工智能的崛起需要社會科學的價值引領,人文研究也需要新技術的賦能。人工智能為社科研究注入硬核動力,傳統研究依賴定性分析,而大數據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等正在推動社科研究向數據驅動轉型。期待中心成立以後,能夠賦能社科研究,加速成果轉化。

  江蘇省數據局黨組成員,省大數據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吳中東&&,目前全省在用大模型超過100個,22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相關産業發展良好。省社科院成立人工智能與社會科學創新中心,是貫徹落實科技強省、文化強省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在新技術背景下,推動社會科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積極探索,相信中心一定能夠緊跟新技術發展趨勢,建更多睿智之言,獻更多務實之策,謀更多長遠之計。

  省社科院黨委書記、院長尚慶飛在致辭中&&,中心的成立,是江蘇社科界主動適應時代發展趨勢、推動社科研究範式創新的一項戰略性舉措。中心將圍繞人工智能與社會科學交叉融合的前沿領域,構建跨學科的研究&&和資源共享機制,深入開展社會計算、智能社會治理、數字人文等領域的理論研究與應用創新,努力建成全國“AI+社科”融合創新的示範基地,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

  會議設置名家講堂和主旨演講環節,諸多行業專家圍繞會議主題展開分享。南京大學孫建軍教授圍繞“人工智能驅動社會科學創新”作專題講座;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梁晨、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玨、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教授陳剛、南京農業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王東波、南京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楊柳、江蘇省社科院社會政策所所長張春龍分別圍繞數字技術與史學創新、人工智能重構社科範式、時空AI技術應用、運河大語言模型構建、AI宏觀經濟預測模型及人工智能作為社科研究新範式等主題進行主旨演講,深刻闡述了人工智能與社會科學融合創新的實踐路徑和未來發展方向。

  此次大會的成功召開標誌着江蘇哲學社會科學進入了人工智能驅動創新發展的新階段,將進一步提升江蘇省社科院的決策影響力和學術創新力,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智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