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課題、組團隊、做實驗……只要有興趣、有餘力,中學生在校就將享受到大學生的科研待遇。近日,南京大學—中華中學卓越先鋒人才培養導師雙選會在中華中學舉行。此次,南大13位導師攜22個科研課題與91名高中學子組團結對,與學校一起持續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路徑。
雙選會上,南大的導師們列出新一批研究課題,朱嘉教授的“光熱水處理”、吳婷教授的“從尺規作圖到方程求根——探索幾何與代數的千年對話”、王欣然教授的“人工智能技術與材料檢測”、王曉亮教授的“高性能高分子水凝膠的合成與應用”……22個課題兼具前沿性、實用性和趣味性,連接起課堂內外,讓學生們躍躍欲試。據介紹,高中生們將從22個課題中選擇一項在導師指導下開展為期一年左右的課題研究。研究期間,導師將指導學生們進行文獻查閱、小組研討、實驗探究、成果匯報等,並通過出勤率、貢獻度、成果形式與質量等多維度對學生進行考核。
經過雙選,高一(9)班學生劉蕙綺和另外4名同學將在南京大學軟體學院院長仲盛教授的帶領下,圍繞《大語言模型的安全性探究》這一課題進行研究。
中華中學校長朱徵&&,中華中學自2022年起,與南京大學等高校深度合作,構建“高中—高校協同育人”機制,並在探索實踐中逐步形成四大特色路徑。包括學術引領,通過科普講座拉近學術前沿距離;場景賦能,通過研學實踐激活研究創意;課程重構,通過“零年級計劃”築牢創新之基;導師助力,通過課題研究領略科研之路。(楊頻萍 葛靈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