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普通教育名師研究會主辦、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和江蘇省揚州市樹人高級中學承辦的“第二屆校長委員會第二次全國校長論壇”在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順利召開。本次論壇以“弘揚教育家精神,在教育強國建設中挺膺擔當”為主題,吸引了全國各地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和校長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教育改革與發展之道。

  論壇期間,多位校長發表了主題報告,並圍繞各自學校的辦學實踐進行了深入交流。參會校長們還集體參觀了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了解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育成果,並給予高度評價。北京普通教育名師研究會的各位領導對未來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探索路徑提出了建議和期待。

  本次論壇不僅為校長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台,還促進了與會各校的進一步發展,為推動國家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論壇由北京普通教育名師研究會第二屆校長委員會理事長曹保義主持,北京普通教育名師研究會法人秘書長、北京普通教育名師研究會校長委員會秘書長趙剛為論壇開幕致辭。隨後,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以視頻的方式發表講話,他從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研究教育教學改革、走近教師和學生、堅持以文化人四個方面提出了弘揚教育家精神,建設教育強國的有效路徑。

  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校長周建華以“深化課程教學改革 促進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為題進行報告。他指出,課程改革是學校教育改革的根本與核心,並通過分析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提出了學校課程改革的具體方向。人航自辦學以來,全面貫徹國家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堅持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周建華詳細解讀了人航構建的高質量育人體系,並結合部分學科的實踐案例,展示了人航獨具特色的“三航”課程體系,體現了學校課程建設整體優質、落地紮實、特色鮮明、注重創新的突出亮點。

  北師大實驗中學校長李曉輝分享了學校在《擔當教育強國建設,助力學生自主發展》方面的思考與實踐。他從兩個方面介紹了學校豐富的課程體系,一是指向“全面發展”,涵蓋14門學科課程等多種類型;二是指向“自主發展”,考慮學生志趣、學力差異。李曉輝介紹,北師大實驗致力於培養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英才,強調成才與成人並重。並為與會代表展示了學校在課程改革和學生自主發展方面的積極探索。

  上海格致中學原校長張志敏圍繞《陶行知〈創造宣言〉的時代叩問》和大家探討了現代教育體系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他指出,創造力是未來最稀缺、最寶貴的素質和能力,並為大家分享了他對何為創造力的認識與思考,同時深入剖析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聚焦培養創新素養導向理念的“六大解放”觀點,以及創造力培養的三個方面和三個層次,為學校教育中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借鑒和 啟發。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校長任煒東圍繞《做學者型校長 將教育家精神融入辦學育人實踐》探討了如何將教育家精神融入學校管理和教育實踐中。他圍繞教育家精神“為人、為學、為道、為國、為事、為業”的六大內涵,闡述了自己對如何踐行教育家精神的理解。任校長還從育學問型學生、培學術型教師、辦學府型學校三大方面,介紹了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在教育家精神引領下進行的教育教學實踐探索和辦學成果。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校長景小霞《基於兒童立場的自主發展課程體系建構與實踐》的報告,分享了中關村一小教育集團的課程改革實踐情況。她指出,當前課程改革背景要求加強課程建設,學校課程要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需求。為此,中關村一小通過構建“6 - 2 - 6”課程體系,開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以課程支持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借助跨學科主題學習等方式,實現學習方式變革,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北京市第101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熊永昌圍繞《集團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實踐探索》進行分享。他為大家深入解讀了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實施路徑,並重點介紹了101教育集團按照“一體化領導、專業化運行、協同化育人”的工作理念,從“橫向貫通”和“縱向銜接”兩個工作維度,開展的豐富多彩“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實踐探索。

  北京市東直門中學書記張斌平的報告以《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中積極培育教育家精神》為題。他強調了教師在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東直門中學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積極打造學校育人文化,堅持以文化人,通過集團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建立集團教育科學研究院等方式,促進教師專業與社會發展統一,培養具有教育家精神教師,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

  南京市第一中學黨委書記朱焱圍繞《教育強國背景下的基層學校變革與責任》進行分享。他提出,教育改革是時代的要求,並分析了學校在教學技術需求、教育質量和教師能力等方面面臨的挑戰,提出了基礎教育階段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通過視頻和典型案例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分享了南京一中在科學技術教育方面的一些實踐探索。

  蘇州市楓橋中心小學教育集團黨委書記張忠艷匯報的主題為《以教育家精神推動學校向高而攀》,從三大方面介紹了學校在踐行教育家精神,助力學校發展方面的寶貴經驗。重視教育道德屬性,開展“三説”“三講”“三問”活動增強教師職業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注重教師隊伍建設,通過打造教師發展共同體、建立與高校的貫通合作等形式,助力教師專業成長。重視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通過做實基礎課程、做優拓展課程、做亮特色課程,實現五育並舉,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浙江省回浦中學黨委書記王衛興在題為《迎“籃”而上 百折不“回”——打造學校教育特色的實踐與思考》的匯報中,圍繞學校的籃球特色闡述了回浦中學在體教融合方面的實踐探索。王衛興與大家一同回顧了回浦中學的籃球發展歷程,並介紹了學校通過制度保障、搭建平台、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打造學校辦學特色,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同時對於學校如何弘揚教育家精神,實現高質量辦學提出了新的發展規劃和願景展望。

  陳校長結合肇慶中學的發展歷程,闡述了自己對學校在傳承中發展,實現高質量育人目標的思考。重點從把握時代要求、注重黨建引領、建好教師隊伍、優化集團辦學等方面,具體而深入地介紹了肇慶中學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及取得的成績。

  論壇間歇,參會校長們集體參觀人航校園,深入了解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育成果,對人航在幾年時間裏的探索和實踐成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北京普通教育名師研究會的各位嘉賓對本次論壇的順利召開&&祝賀,同時也對未來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探索路徑提出建議和期待。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馮洪榮進行總結講話,對普通教育名師研究會多年來在基礎教育領域做出的貢獻&&感謝,並&&北京教科院在今後會加強對研究會的支持,積極挖掘成員單位的優秀經驗進行宣傳推廣。圍繞本次論壇的主題,他強調了弘揚教育家精神對實現教育強國的重要作用,並提出教育家精神落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辦好每一所學校,讓每一所學校都有精神;第二,教好每一節課,讓每一節課都有精神;第三,培養好每一個孩子,讓每個孩子都有精氣神。

  本次論壇為來自全國不同地區的校長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台,大家圍繞弘揚教育家精神,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這一時代議題進行深入研討。(蘇教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