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地舉行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的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校黨委、校行政,代表所有的教職員工,歡迎我們2024級初一、高一的新生加入江蘇省蘇州中學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歡迎我們初二、高二、初三、高三的同學們以嶄新的面貌、飽滿的精神、自律的狀態重回校園,開啟新的學習生活。
今年是我們江蘇省蘇州中學新學120周年的校慶之年。120正好是兩個甲子,體現的是學校不斷的螺旋形上升的過程。120又是100加20,100是希望大家在蘇州中學度過一段百分之百的閃亮日子,20是希望大家在蘇州中學留下一段唸唸不忘的青春時光。蘇州中學是我心中的“夢校”,沒有之一。她是我魂牽夢繞的“千年庭院”,她也是陳去病筆下的“此是桃源”;她是我選擇的“心靈的故鄉”,她也是領導專家所説的“像高水平大學一樣的中學”。對於蘇州中學,可以有不同的描述方式,我最喜歡把蘇州中學比作一個“四度空間”。

衛新書記、周祖華校長為新同學頒發校徽
蘇州中學是一個有長度的學校。本部的整個校園是狹長的,我們吃個飯是很不容易的,要走一站路,從三元坊到文化宮。蘇中長度最有特點的是時間長。今年我們慶祝的是新學120周年的校慶,如果我們追溯蘇州中學的前身蘇州府學,再過11年,我們將迎來府學一千周年的校慶。尤其可貴的是,學校雖歷經千年,但辦學歷史不斷,校址始終未變,格局基本保存,可以説是中國教育的一塊“活化石”。蘇中長度帶來的歷史縱深賦予了學校“長期主義”的培養理念,我們一直希望同學們要像飯桌上最厲害的食客那樣能夠“嘴巴裏吃一塊,筷子上夾一塊,眼睛裏還盯一塊”,如果説嘴巴裏吃的一塊是“高中”,那麼希望每一個同學筷子上夾的一塊是“大學”,眼睛裏盯的一塊是“人的一生”。

學校在開學典禮上,為高一校史知識競賽榮獲特等獎、一等獎同學頒發獎狀
蘇州中學是一所有寬度的學校。教學氛圍寬鬆,培養的學生口徑寬,潛力大,後勁足。就像以前王少東校長講的那樣,蘇中學生素質全面,基礎紮實,特長明顯,社會適應性強,這可以説是對蘇中寬度最好的詮釋。蘇州中學的校園也在變得越來越寬廣了。本部馬路對面的“蘇州醫學院”成了東校區,9月初改建完成,希望年底可以全面啟用。教育集團蓬勃發展,東面有園區校,北面有相城實驗項目,南面有吳江新勝實驗學校,還有“三橫四縱”背景之下的“豐收組合”:蘇州市實驗小學和蘇州市立達中學。今年,處在天涯海角的江蘇省蘇州中學附屬三亞學校也開始招生了,千年學府,落筆生花,祝願這所學校在中國最南的舊石器文化落筆洞遺址上同樣能夠繁花似錦,葉茂長青。
蘇州中學還是一所有高度的學校。蘇州中學的辦學品位非常高,始終是一個人才培養的高地。這片土地,科舉時代特産的是狀元和進士,辦現代教育以來,培養了以63位院士為代表的各行各業的英才。今年的高考成績也是特別輝煌,可以説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經常聽人説起,蘇中的老師和學生有點自大,最近我終於找到了理由,這是因為我們校園裏有一座道山。阿城《棋王》中説:一個國家若都是山,那實際的面積比只有平原要多很多。常説夜郎自大,那夜郎踞在川貴山地,自大,恐怕有幾何上的道理。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有幾何上的“自大”,而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道山到珠峰,“會當凌絕頂”,自然就“一覽眾山小”了;正如克萊因《高觀點下的初等數學》中説的那樣:教師和學生應該具備更高的數學觀點。理由是,觀點越高,事物越顯得簡單。數學如此,人生亦如此,這才是我們希望的蘇中高度。
蘇州中學除了長度、寬度和高度之外,還有溫度。現在有些學校太狂熱了,更多地把自己變成了充滿血汗的高考工廠。現在有些學生也不再活潑潑的,過早地把自己變成了冷冰冰的考試機器。我們不希望蘇州中學是這樣的,我們始終希望蘇中能夠保有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對教育規律的尊重,蘇州中學應該始終保持十分理性而充滿溫情的蘇中溫度。蘇中溫度,還體現在校友會的成立上。俗話説,人一走茶就涼,蘇中學生畢業了,我們希望人走了茶不涼。近期我們在很多地方成立了校友會,如紐約校友會、新加坡校友會、美西校友會、大灣區校友會。我們認為什麼是校友會?校友會就是讓校友畢業以後依然能夠感受到母校溫度的地方。值此120周年校慶之際,更是歡迎校友回家看看,親身實地感受蘇中溫度。立足2024年,展望2035年,我們希望:蘇中長度不斷拓寬時空跨度,蘇中寬度更加專注培養精度,蘇中高度持續注入家國態度,蘇中溫度始終保持奮進力度。讓蘇中的“四度空間”,在更多的向度上增加強度,充滿信度,煥發亮度,提升美譽度,用實際行動迎接屬於中國,屬於蘇中的2035。

